“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在楚文化中“九头神鸟”是原始的图腾,“九”为神圣,“凤”为祥瑞。《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这里的大荒便是楚地,颛顼大帝与九位嫔妃便是葬在此处,是楚人的先贤。身为楚国王族的屈原也曾说过自己乃“帝高阳之苗裔”,高阳便是颛顼,九位妃嫔也侧面反映“九凤”崇拜,也成了楚人崇尚的图腾——九头神鸟。凤凰涅槃的传说流行全球,而屈原《天问》便是最早的描述,在《离骚》中描述道:“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在这里边,屈原对于凤鸟的态度是极为怜爱的,所用的形容词修辞都飘逸十足。在我们的文化中,似乎“九”也有着神秘的力量,九重天、九泉、九州、九死一生、九九八十一难还有九九归一的好身材等等……屈原等楚地才子关于“九”的崇拜便有:九歌、九章、九辩……《山海经》中有着九首之蛇(龙)、九首之凤、九尾狐的形象,甚至虎、羊也有着九首,在原始时期这些成了不同部落的图腾,而九为阳数,代表的是神圣吉祥因此多以“九”前缀。九头神鸟因此便是楚地的图腾,不过既然有着不同地区的不同图腾区别,加之各地区的互相征战,因此九头鸟也开始了暗黑之旅,成了“鬼车”。“周公居东,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犹余九首”欧阳修的《鬼车诗》也蛮有意思的,认为“凶吉在人不在物,一去两头反为祥”,事实上这不过是两个大佬之间的纷争,此后胜利者自然不喜欢敌对方的图腾,因此开始黑化。周昭王就曾亲征楚地,却死于汉水,而更早时期的周公时期也与楚地有着敌对关系。其实,这就如同东夷部族的战神蚩尤,却是华夏族的妖魔是同样的道理。而且在当时,似乎北方神话更崇尚“十”,后羿射日便是“十阳当空”,当然后羿应该是某个部落的首领(可能是个称号),而太阳金乌应该是另外部落的图腾。上面便说道了,断楚地九头鸟“犹余九首”,看来是以自己习惯的“十”代入了。此后,秦灭楚,自然九头鸟的神话要被剔除,改为“鬼鸟”等恶名。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头神鸟终究还是绽放出了光彩,变成了“羽衣仙女”的美好传说。神话故事或许荒诞离奇,但是细细品味却能从中找寻一些历史的意味。对于这一方面的学习,我深感兴趣却学识浅薄,上面一文大家全当胡咧咧,求大神们指教!九头神鸟:“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九首鬼鸟:“鬼车,晦暝则飞鸣,能入人家收人魂气,一名鬼鸟。此鸟昔有十首,一首为犬所噬,今犹余九首。其一常下血,滴人家则凶,夜间其飞鸣则捩狗耳,犹言其畏狗也,亦名九头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