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横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江苏、浙江、河南和安徽八个省市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
大运河北京段纵贯千年,途经七区
在北京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巨变
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
北京大运河文化节
让我们以运河水为墨
讲述大运河北京段的故事
品味大运河千年古韵
领导嘉宾登台共同点亮大运河,宣布大运河文化节开幕
为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展示大运河的历史脉络和当代价值,11月7日,由市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主办,市委网信办、市发改委、市文旅局、市文联、市广电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通州区委、通州区人民政府承办,大运河北京段沿线各区宣传部和文旅局协办的北京大运河文化节(以下简称“大运河文化节”)在北京国际财富中心开幕。文化节期间将举行多种线上征集、评选、文艺创作展示和系列非遗展示活动,并举行首届大运河非遗论坛。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飞进致辞
中国新闻社党委书记、社长陈陆军致辞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致辞
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通州区委书记曾赞荣致辞
守护大运河——擦亮国家文化符号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软实力。北京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经元、明、清数百年建设发展而成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北京城市的形成过程中,大运河(北京段)作为水利运输工程,为北京城市的建设、水系的梳理承载了重要职能。
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北京市两个遗产区段——通惠河通州段(西起永通桥,东至通州北关闸,长约5公里)和通惠河北京旧城段(包含玉河故道、澄清上闸、澄清中闸、什刹海等)。纵贯千年,横跨七区的大运河北京段,将全面实施遗产保护、环境整治、水系治理、文化挖掘、旅游提升和跨区域合作工程。
年12月,北京市正式发布《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规划》从年、年和年三个阶段,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中长期目标进行了安排,涉及文物、生态、旅游、景观、协同等多个方面。
相信随着大运河文化节的开幕,不断发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讲好大运河故事。把大运河建设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支点,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的重要标识,推动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
公众参与——39项主题活动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
此次大运河文化节主题为“行走运河,赋能小康”,突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同时融合8大版块39项主题活动,包括文艺创作、公众参与、文体融合、非遗活动、专题展览、云端展示、学术讲座及延展活动等。在阐释大运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同时,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向公众传播保护理念,为市民奉上一场场文化大餐,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良好氛围。
其中,多种形式的线上征集活动将邀请公众参与分享自己的独特体验,感受大运河文化节的魅力所在:大运河主题视频创作大赛将带领公众走进南锣鼓巷、南新仓、大通滨河公园等大运河东城段重要点位,发掘题材,创意内容,制作3-5分钟短视频,在全网播出,多角度展现大运河风貌。
“云游什刹海,品味四九城”活动将邀请城市人文地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及相关负责人等面对面讲述什刹海的变迁,介绍西城区传统院落和街巷、名人故居,并鼓励观众拍摄什刹海风景,举办线上摄影作品评选。
大运河文化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将以“传承千年文脉焕彩运河文化”为主题,深度挖掘整合资源,汇聚设计力量,为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品牌、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博物馆、文旅景区进行定制化设计,并对设计成果进行市场转化。
如诗如歌如画——各种作品展现大运河千载文脉
千载运河奔流不息的不止是江水,更有以大运河为灵感来源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电影局局长王杰群发布大运河题材文艺作品
此次文化节期间将推出一批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艺创作作品,其中,《大运河京剧》北京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以徽班进京年为契机,通过演奏第七交响曲《京杭大运河》及《京剧交响曲》,展现大运河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溯源京剧发源。
《流淌的旋律——大运河随想》民族音乐会以歌颂大运河为主题,精选大运河沿线的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及北京八个省市的特色音乐进行展示。
舞剧《曹雪芹》以清中期京城为背景,表现主角曹雪芹命运的跌宕起伏,带领观众感受清中期北京的文人生活和市井文化。
舞台剧《九歌》以传承弘扬运河文化和运河精神为依托,引领观众思考艺术、文化、生命话题。
话剧《白鹭归来》借助多媒体手段,融合京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呼吁人们传承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