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包括其神话的历史,都是不输给希腊神话的。对于中国神话的历史其实是非常悠久的,大部分神话的来源都是来源于先秦时期,所以在此时期的神话是非常多的。
尤其是在楚辞之中,有着多位神话神女的传说,但是这样的神话传说与后来魏晋时期文学觉醒后的文学作品的描述是不一样的。
一、在楚辞之中的神女形象是非常抽象的
1.对于神女形象的描述,南方楚国的描述是比较多的
中国的神话是比较多的,不管是民族之间的神话还是中原地区的典型王朝神话,都是表达一个时代的观点。在中国的一些神话故事中,对于一些女性的描述,有点像希腊神话中进行了一些神化。
在早年的中国神话,对于一些东西的描述都是带有直接泛灵论的特点,这其实很正常,说明这些神话大多都是在原始社会时期传下来的,因为那个时期的一些对于事物的认识其实是相当不完善的,并且由于生产力的局限,使得这些事物的认识本就带有极具的片面色彩。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并且社会当中经济属性的增强,这些神话故事大多都是经过社会因素的发展而发展。
在神话当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应该算是女娲之类的人物,女娲的形象一般都是很伟大,但是具体的形象并没有进行进一步说明。包括在楚辞当中,巫山神女的形象也是如此,在楚辞的描述中,神女是非常美好的。
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指出:“昔日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次,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说明,当时楚人对于巫术一类的事情都是比较重视的,当时的统治者都是极为重视。
《汉书·郊祀志》中记载:“楚怀王隆祭祀,是鬼神,欲以获福助,却秦师。”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明,楚辞当中之所以有着很多关于神女的形象,是因为楚人本身对于巫术以及神仙之类神秘学说的信仰,这样的信仰也被带到了当时的文学作品之中。
这也可以说明北方的神女形象虽然有,但是由于其神女形象不是很丰满,也不是很完善系统,或者神女形象直接是附属于某个特殊的社会女性的,故此北方的神女研究并没有很多。
大多都是一些南方地区的神女形象的研究,尤其是南方的巫山神女,楚辞当中有着很明显的描述。
比如当时的楚国著名的诗人屈原,在自己的文学作品的《九歌》中大量描述关于神女的形象,尤其是屈原的《山鬼》出自《九歌》。全诗采用一个神秘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完美少女型的神女形象。
2.楚辞当中的神女形象是比较模糊的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这是《山鬼》的原文,在《山鬼》中,很明显是对于神女形象有着较为直接的描述,但是这样的描述在更多的程度上是叙事的而不是直接对于人本身的形象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从内容中看得出来,这位神女的形象是非常完美的,不仅在外形是是非常美丽,并且对于情人的到访也仅仅是不高兴而已,但是诗中从侧面反映出,女子不应该有这样不好的情绪。
不过《山鬼》,很明显,所描述的神女是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但是这样的完美女性形象并不是当时女性对于自己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更加倾向于男性对于女性理想化的评价。
神女的性情可以从《山鬼》中很明显感受到,是十分温和的,但是这样的性格特征是当时的屈原所加上的,并且加上神女的形象模糊以及神女的性格特点也并不是十分鲜明。
所以也证明了,这样的神女形象也仅仅是男性的理想化产物。另外,除了理想化的因素干扰以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尤其是文学手法上的不成熟。
在整个先秦时期,其文学的描述手法更多的是一种叙事的手法,所以在先秦时期,历史这个领域可以得到很大的发展,虽然在叙事方面,存在着些许问题,但是从文学等其他几个角度来说,已经是十分完善了。
所以楚国的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在描述神女的文学中,更多的是一种对于故事情节的描述,而不是对于人本身的性格描述或者是外貌描述。
所以总的呈现出来的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大多都是比较模糊的,而不是具体的,不仅仅是在神女的形象上是比较模糊的,当时所描述的所有的人物形象大多都是这样的。
所以在此时期的一些文学作品大多都是局限于描写手段的不成熟而展示出来的人物形象不是很鲜明具体。
二、神女形象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神女形象在此时期变得较为具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非常推崇一些志怪小说,包括在对于神女的描述上也是存在着多种形象,加上当时的思想开放性,不唯一性,使得当时的神女形象更加种类繁多。
在秦汉时期,其实也有对于神女形象的描述,但是这样的描述往往太过单一,并且在此时期,文学一直被当时的经学所压制,并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
如果真的算发展,那么这样的发展大多都是体现在形式上,质量上的发展并没有多大的提高。
但是魏晋时期,这样的神女形象与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南方楚国的神女形象有很大的不同。这样的不同大部分都是集中体现在神女的具体形象上,神女的具体形象开始变得比较鲜明。
神女的外貌描述有了一个具体的描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这是曹植的《洛神赋》中对于神女的描述,可见,在此时期,对于神女的描述是非常具体的,并且对于女子的衣物都有着极为细节的描述,这是在《诗经》中以及在屈原的《九歌》中根本见不到的。
2.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
这些神女,不管是先秦时期的神女还是魏晋时期的神女,都反映了一个根本性的观念,都是对于男性极为忠诚,就算在遭受到一次次的伤害之后仍然不后悔自己相爱的决定。这样的文学作品很明显,是男性所写。
在同时期的一些女诗人则不会如此过激地描写。并且两个时期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一个观念,或者是都在描写同样的一种画面。就是神女下凡,带着大量的财富,每天在家操劳家务,无怨无悔,并且男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笔财富。
很明显,这些都是表达了在男子心中对于女性的一种理想化的想象。这点并不是因为文学手段的局限或者是因为其他时代性的原因,不管是在先秦那种不成熟的文学手段时期,还是在魏晋这样的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反映的都是男性对于女性理想化的认识。
所以这和一些文学使用的手段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对于神女的形象表达都是比较单一的,都是顺从男子、男子理想化的形象,也是因为有如此局限,所以使得在这两个时期,神女的形象大多都是比较单一的。
总结
对于一个人物的形象描述,大多都是看这样的形象究竟在当时的社会代表着怎样的文化含义,从神女单一的美好形象中可以看出,神女在形象是比较好的,即便跨时代也是如此。不过对于神女形象的丰富是需要文学手段不断创新,以及时代特点的不断更新。
参考文献:
1、《从楚辞到魏晋文学看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神女形象的第一次嬗变》
2、《魏晋南北朝史》
3、《中国神话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