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端午小长假,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向大家道一声端午快乐。然后顺便聊一聊与屈原关系很大的《楚辞》。
楚辞,可以理解为是“楚地的歌辞”,有时也被称为骚体、楚辞体,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楚国诗人所创作的一种文体。
楚辞具有民歌的风貌,整体风格华美浪漫、感情激越奔放,内容多写神话、个人情志与想象。更在创作中大量运用楚国的音调和方言,描写楚国的特殊名物。非常有地方特色。
西汉时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并命名为《楚辞》,《楚辞》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诗经》、《楚辞》为我国文学的两大源头。现存的楚辞中,主要以屈原和宋玉二人的作品为最多。
今天我们主要选取屈原那些优美的楚辞诗句,供大家来欣赏。
为保证大家的阅读体验,收录的顺序按难度进行排列。
九歌
传说中的九歌本是天乐,而屈原也依托于民间祭祀的歌舞,创作了祭祀楚地的神灵的十一篇颂歌,称为《九歌》。
《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1.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九歌·湘君》
湘君,就是舜帝。舜帝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死后为湘水之神,称为湘君。容与是悠闲自得的样子。
美好的时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
2.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
湘夫人就是湘君的妻子,是尧帝嫁给舜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他们是尧帝的女儿,所以称“帝子”。
夫人降临在江北小洲,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秋风轻轻吹拂啊,洞庭起波啊树叶缤纷落下。
3.
沅(yuán)有芷(zhǐ)兮澧(lǐ)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湘夫人》
沅(yuán)是沅水,澧(lǐ)是澧水,是湖南的两条河流。芷是白芷,一种香草。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香兰,心中思念你,口中缺不敢言。
4.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少司命是楚地民间认为主管子嗣的神灵。
悲伤莫过于生而别离,快乐莫过于新结了新的相识。
招魂
《招魂》的形式主要来自民间。古人认为人有会离开躯体的灵魂,人生病或死亡,灵魂离开了,就要举行招魂仪式,呼唤灵魂归来。
本篇《招魂》是屈原为楚怀王所做。公元前年楚怀王与秦昭襄王在武关会盟,秦国将他扣押,胁迫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被他拒绝。因此楚怀王被一直关押在秦国。
公元前年,楚怀王死在秦国,梓棺返楚,楚人像哀悼自己的秦人一样哀悼他。
5.
朱明承夜兮,时不可以淹。皋(gāo)兰被径兮,斯路渐(jiān)。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朱明是太阳,渐是遮没。皋是水边的高低,湛湛是水深的样子。
红日在黑夜之后大放光明,时光迅速流逝不肯停。水边高地上兰草长满路,这条道已遮没不可寻。
清澈的江水潺潺流,岸上有成片的枫树林。纵目望尽千里之地,春色多么引人伤心。
魂啊回来吧,江南堪哀难以忘情!
渔父
《渔父》记载了屈原投江之前与一位打渔老人的对话。(父通“甫”,是对老年人的尊称),充分表达了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这篇《渔父》字数虽少,却金句频出,韵味绵长。特将全文辑录如下:
6.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lǘ)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gǔ)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bū)其糟而歠(chuò)其醨(lí)?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mén)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yì)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zhuó)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释义:
三闾(lǘ)大夫:掌管楚国王族屈、景、昭三姓事务的官。屈原曾任此职。
淈(gǔ):搅浑
餔(bū):吃。糟:酒糟。歠(chuò):饮。醨(lí):薄酒。
沐:洗头发。浴:洗身、洗澡。
察察:皎洁的样子。汶(mén)汶:污浊。
鼓枻(yì):摇着船桨。
沧浪:水名,汉水的支流,在湖北境内。
濯:清洗。
缨:帽带。
翻译: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一位打渔的老人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执着于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离骚
最后是大名鼎鼎的《离骚》,离通罹,是遭遇的意思,骚是忧患。所以离骚就是遭逢忧患(一说是不幸遭遇的悲愤)。
全篇字,约句,是《楚辞》之中分量最重的一篇。诗中描述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种种情感的激荡与挣扎,写出了诗人从出生到政·治失败的生活与理想。可说是屈原一生的自序。
《离骚》风格浪漫,想像丰富,感情激荡,情怀悲壮,辞采瑰丽,是中华文学宝库中最华美瑰丽的一篇,亦被后世尊称为“辞赋之祖”。
7.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为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8.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只要是我崇尚和追求的真善美,,即便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9.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rǎng)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心遭到委屈情志遭到压抑,强忍着指责来承担侮辱。
坚持清白正直而死啊,这是前代的圣贤所赞许的。
10.
朝搴(qiān)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qí)骥(jì)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搴(qiān)是拔取。阰(pí)是楚国南边的一座山。
宿莽是一种草,冬天也不会死。淹是长久。骐骥(qíjì)是骏马。
我在早晨去攀折那山上的木兰,在傍晚去采集洲中的宿莽。
时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化有常。
草木不断地在飘零凋谢,不禁担忧美人也会衰老迟暮。
何不利用盛时扬弃秽政,为何还不改变这些法度?
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面引导开路!
11.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