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的逆鳞剑可以幻化成一个人在韩非有性命危险时去拯救韩非,姑且称这个人叫“逆鳞人”。逆鳞的名字来源于他的著作《说难》:龙的喉下有逆鳞一尺,如果有人逆着鳞片的走势去捋它,龙必杀人。这就跟马的脖子上面有一尺鬃毛一样,你要是逆着去捋,马就暴跳起来。马和驴身上不止鬃毛有顺逆,全身的毛都有顺逆,而且很符合“空气动力学”,奔跑起来的时候毛往后面拖着,尽量减少空气阻力。若要有人从马、驴屁股一端往头的方向去捋马、驴的毛,那就会惹毛它们。“惹毛”这个词就是这样来的,“顺毛驴”这个词也是这样来的。
韩非的逆鳞剑威力无穷,但有一点跟“顺毛”挺类似,就是它只起保护作用,你不动它,它就不伤人。逆鳞剑只保护韩非,没人伤害韩非的时候,逆鳞剑就不出动,若要有人想谋害韩非,则逆鳞剑必出动护主。因此逆鳞剑只是被动的保护主人,不会主动出击替主人扫除隐患。按现在的新名词说,逆鳞就是“防御性武器”,不是“进攻型武器”。
逆鳞剑还有一特点,做好事不留名。韩非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只知道性命不保要死时,敌人无故退却,从来不知道是逆鳞剑在救他。连周围的人也看不到逆鳞剑救韩非的过程,显然逆鳞剑有让时间停止的能力,这就跟科幻小说里当速度达到光速,时间就会停止一样。然而敌人却真真实实的跟逆鳞人交手了,并被逆鳞人打败,所以都认为韩非会妖术,召唤一个虚拟人出来护身。
逆鳞化作万片麟,攻击天泽韩非在死之前,那逆鳞剑为什么救不了韩非了?
第一,逆鳞剑和韩非缘分已尽。
“每一把有故事的剑都如一首歌,随着时间的流逝,曲终人散,归于尘土。你们的相遇是一段奇缘,你们的相处又会吟唱出怎样的一曲长歌?”这是荀子送给韩非逆鳞剑时说的。
归于尘土,奇缘结束:预示着韩非和逆鳞将分手,韩非死亡,逆鳞消失。逆鳞可能化为流沙,逆鳞剑由许多碎片组成,甚至细如沙子,这也预示着要归于尘土。
到底是逆鳞保护不了主人了,还是不愿意保护了,不得而知。
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荀子这个儒家集大成者却教出一个法家集大成者的徒弟韩非,这注定二人在思想上要分道扬镳,逆鳞剑既然是荀子送的,那他一定也有办法收回。
第二,逆鳞剑反噬主人。
这把剑妖气太重,虽然平时在盒子里装着,它居然会窃窃鬼语,大有不愿永远呆在盒子里的意思。这剑需要牛人才能驾驭的了,就算是牛人也有会被反噬的可能。
第三,被别人镇住了,或被别人打败。
逆鳞人并不是无敌的,并不总是会一招致命,在“黑夜刺客”那里,逆鳞人一招致命,因为那些试图刺杀韩非的刺客都是碌碌之辈。当逆鳞人跟天泽都时,打了半天,比天泽跟血衣侯斗的那场时间都长。
最后总结一下:
“逆”有方向相反、抵触、不顺从、忤逆、逆行、相违背的意思。从“心之逆鳞”的意思看,应该是逆鳞剑不愿意保护韩非了,而不是保护不了。逆鳞剑虽然不会一招毙命,但保护韩非之命是有能力的。韩非还是死了,说明逆鳞不愿意保护韩非了。
惨白的剑和脸在“流沙无形”那集,韩非组建“流沙”时说要取得99%的天下,紧接着阴风怒号,逆鳞剑第一次露出真容,映照着韩非惨白的脸,荀子的话再次响起,这是在警告韩非:你要做秦始皇么?
把上面荀子说的那段话里的“逆鳞剑”换成“荀子”,一切都明白了:
“每一个有故事的大咖(指荀子)都如一首歌,韩非你是法家大咖,我是儒家大咖,道不同不相为谋,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定会曲终人散,咱俩也会归于尘土。我荀子和你韩非的相遇是一段奇缘,咱俩的相处又会吟唱出怎样的一曲长歌?”
后人有诗曰:
公子韩非才接云,文章可服嬴政心。
五蠹一出惊天下,遽令李斯名下沉。
荀子爱其好才貌,赠送神器曰逆鳞。
逆鳞可令敌胆破,护主之心总殷殷。
天泽猖狂杀公子,岂能战胜逆鳞人。
逆鳞虽猛难驾驭,日夜匣中学鬼吟。
公子虽出儒门下,常步法家商鞅尘。
百家争鸣年复年,日月如梭过白云。
虽有经天纬地才,命途多舛志不伸。
七雄争霸谁最强,要数嬴政之西秦。
韩非欲去助嬴政,惹得荀子一惊魂。
下令逆鳞归原主,法家遂少一北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