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楚辞九歌中出现的神祇首篇东皇太一

北京哪家手足癣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115/8593631.html

前言:楚辞《九歌》是为楚国祭祀神祇的乐歌。在《九歌》中,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这五篇是为祭祀天神之歌。祭祀歌唱的流程是由饰演为天神的主巫和代表众生世人的群巫共同进行,轮流配合演唱。首篇东皇太一是作为迎神曲的,所以表达形式有所区别,主巫只出现在了祭坛上,并不参与歌唱。后面的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这四篇是作为祭祀地祇之歌,以饰为地祈的主巫独歌独舞,并没有群巫穿插其中。

《国殇》作为祭祀人鬼之歌,是楚国阵亡将士的哀歌,因对祭祀对象的敬重,形式与祭神很相似,也是由主巫与群巫轮流对唱。最后一篇《礼魂》,是作为送神曲,表明整个祭祀的结束。“天神”“地祈”“人鬼”成体系的安排,体现出了《九歌》具有极强的完整性和系统化的特点,是当时非常权威的祭祀流程。

《九歌》篇章一:东皇太一

《东皇太一》是祭祀最高天神的乐歌。因居于《九歌》之首,被称为迎神曲。“太一”这个名称在先秦典籍中并不是天神的称号,而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或指形成天地万物的元气,是宇宙的本体,糅合了生死两界,超越了时间空间的一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又或指老庄思想中所谓“道”的概念,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负阴抱阳的初始状态。战国时期称太一为上皇,东方为四方之首,皆以东为上为尊,楚地习俗在楚国以东的地方祭祀上皇太一,故又称之为“东皇太一”。将“太一”视为天神并加以祭祀的仪式最早就是见于楚辞《九歌》,因此祭祀“太一”极有可能是战国时期楚国所独有的风俗。

因东皇太一神祇高踞众神之上,神格超然云霄,所以从篇中所描述的祭祀形式看,主巫所饰东皇太一在受祭全过程中只略有动作而不歌唱,以示神圣威严,庄重高贵。群巫则围绕主巫载歌载舞,鼓瑟齐鸣,献上美酒芳草,手抚宝剑,玉佩玎珰,通篇充满馨香祷祝之音,使人幽然而生庄穆敬畏之情,以此表示对东皇太一的虔敬与祝颂,求得东皇之喜悦,则百姓生活安乐无边。

《东皇太一》原文共赏: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