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著名演艺明星刘若英,演技高、唱功好、形象佳,获奖无数,因为深受大家喜欢。同样,她的名字也是名实相副,非常之典雅。若英这个词就出自于屈原的作品《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之木芳,华采衣兮若英。”翻译过来大致意思是:沐浴在洒满兰花花瓣的温泉,穿上缀满杜若花瓣的五彩衣衫。猛地一读这样的诗句,感觉像余秀华写的一样,非常感性,极端自我,一个大男人写出这样香艳华美的诗句,让读者都有点上头。但这就是屈原的本色。后世人不以为异,反而流传千古。
若英的意思是古代神话中若木的花。这个若木其实就是杜若,这是古代很推崇的一种嘉木香草,在屈原的诗歌中曾反复歌颂吟唱,如《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杜若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日开白花,具有浓郁的香气,屈原的诗往往是以香草美人来指代君子,隐射自己,以此来宣扬自己高洁的情操。看到这个杜若,油然记起周芷若,芷若这个名字也很好听,其意思大致于杜若相同,都是香草名。想不通为什么金庸要把这个名字给你个尽管长得很好看,但人格分裂、心如蛇蝎的人呢?在清代有两个才女也叫若英。一个是明末清初的侯怀风,字若英,出自著名的嘉定侯氏,其父叫侯峒曾,因抗清在“嘉定三屠”中慷慨殉国,同时就义的还有侯若英的两个哥哥。侯若英的诗写得很好,可惜留下来的很少,看一首她写的《秋闺》桂华香雾锁回廊,水阁沈沈秋夜长。
月转梧桐翻瘦影,风摇菱行蔽清光。
子卿自得归乡国,定远何当老朔方。
望断衡阳飞骑杳,侧身怀古一沾裳。
这首诗很有点李商隐的风格,对仗工稳,用词典雅,写景清丽,还运用了好多典故,表达的意思主要是在闺房中秋夜寂寥,怀念远方的良人,第五六句化用苏武苏子卿和班超班定远两人远赴塞外建功立业的典故,渴望自己的良人早日建功归来,第七八句以景结情,用鸿雁难飞不返写自己的痛苦寂寥之情。还有一个是清朝中期的修水人吴芳,字若英,父亲吴竹亭在朝廷吏部做官,丈夫叫徐然,是个当地的贡生。吴若英的生活还来要更好一些,毕竟能够与夫君诗词唱和,算是伉俪相得了。看一首她写的词《阮郎归·寄远》:东风吹就雨廉纤。慵将针线拈。暗愁多半上眉尖。残灯和泪添。罗帐冷,髻鬟偏。无言且独眠。欲凭清梦到君边,谁知梦也悭。该词写了一个春天的雨夜,冷冷清清,百无聊赖,思念远方的良人,既无人共语,也难以成眠,想着做个梦,谁知连梦也很吝啬,不给她做。词写得很成熟,描写景色和描写心理都很细腻,还能情景交融,层层递进,写出自己的真挚的爱情来。刘若英其实也是才女,毕业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音乐系。一身身兼女歌手、影视演员、导演、词曲创作者,获得过多地、多届的演艺大奖。脍炙人口的作品有歌曲《后来》《原来你也在这里》《很爱很爱你》等,还有影视剧《粉红女郎》《天下无贼》《人间四月天》《后来的我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