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五月初五,就要赛龙舟,吃粽子,这些活动都是民间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的纪念活动,说到屈原,人们都认为屈原是一个忠臣,是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人们纪念他,就是因为他的爱国精神而纪念他。
那么屈原为何会死,而且必须死,也许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选择了秦统一六国的必然选择,如果屈原不死,那么楚国就不会那么容易被秦国给吞没。
屈原名平,字原,生于公元前年末于公元前年,湖北秭归人,是楚国的王室贵族,刚开始屈原得到楚怀王的重用,被任命为左徒、三闾大夫,而且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对应诸侯。”
当时已经是战国末期,七个国家鼎立,七个国家分别为楚、秦、齐、燕、韩、赵、魏,而此时的楚国也非常强大,达到了可以与秦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屈原二十多岁时就当了官,而且才华横溢,屈原还到过秦国,与秦王提出秦楚联盟谋划,但当时的各国也有提议六国联盟互相抗秦的主张。
公元前年,楚怀王成了六国的盟主,称霸天下,但是楚国的人民却过得很穷困,贵族只想升官发财,而屈原却提醒楚怀王,应该远小人,惩治贪官污吏,这样屈原便得罪了楚国的许多官员,于是奸臣在楚怀王面前说了屈原的坏话,而且买通楚怀王的爱妃,让宠妃在楚怀王的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渐渐地楚怀王也觉得屈原傲慢,于是罢免了屈原的相位,而此时的秦国野心勃勃,一直对楚国虎视眈眈,秦国假装割地给楚国,劝楚怀王退出六国联盟,而楚怀王果真中了秦国的计谋,这样便引来了其它六国对楚怀王的不满。
秦国联合魏国、韩国攻打楚国边界,在楚国处在危难之中,楚怀王便想到了屈原,于是又重召屈原回宫,重新与其他六国联盟。楚怀王在平息危机后,便开始又昏庸起来。秦国攻打楚国没有得逞后,秦国便又生一计,秦王让楚怀王来秦国议和。
但楚怀王却不听屈原的劝告,宁信奸臣的话,屈原说这是秦国张仪的计,大王最好别去。楚怀王仍然执迷不悟地来到秦国,到了秦国后,果然中了秦国的圈套,楚怀王被禁,秦国要求楚国割地给秦国,若楚国照做,秦国可以放回楚怀王,楚怀王被禁之后,后悔当初没听屈原的话,结果是死在了秦国的大牢之内。
楚国见楚怀王被软禁,于是便重立新君,而此时的秦国又设一计,让秦国的公主嫁给楚国新王,让楚国新王远离屈原,于是屈原又被放逐,被逐出了楚国,屈原被放逐北部边疆。
而此时的楚国一直在秦国的掌控之中,不仅楚国的国图什么的,秦国是掌握得了如指掌,所以很快楚国便被秦国大败,而且打到了楚国的都城郢,楚王四处逃亡。而此时的屈原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头。在五月初五这日屈原带着遗撼和悲凉投到了汨罗江内,结束了他悲愤的一生。
屈原是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贡献主要是楚辞,他著有《离骚》《天问》《怀沙》《九歌》《国殇》等,在年屈原被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了世界人民和平理事会的隆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