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英肇端午的故事,您知道吗

因为一个名字,三湘四水齐沸腾。因为一个节令,湖湘父老放悲声。两千多年了,每年这天我们都会驾长舟,追风踏浪来寻您,三闾大夫,您在哪里?我生在湖南,生在这个多雨多江河湖泊的江南水乡。这个雨水充沛得什么都长的地方也长故事,长出了千百年盛传不衰的端午故事。我是听着这个故事长大的。五月五,过端午。不管韩国人抢注“江陵端午祭”是什么玩意,不管江浙人端午节纪念伍子胥又基于什么考虑,反正我们湖南过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届时,湖南的江河湖岸,欢呼雀跃的人潮万头攒动,为追波逐浪的龙舟健儿呐喊加油。看龙舟赛,喝雄黄酒,三湘大地怀念屈原,融入到每个人的骨子里。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人,生于公元前年,卒于公元前年。他是与楚王同姓的贵族,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学识丰富,有远大政治理想,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能,抵抗秦国侵略,深得楚怀王的信任。顷襄王时,遭谗臣所忌,遂流放至长江之南,在秦军大败楚国时投江而亡。今天,当我们重读《离骚》《九歌》《涉江》《国殇》《哀郢》等名篇时,思念的泪水,会不会象五月的端午水样滔滔而下呢?“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兮,肇錫余以嘉名。当你拜读先生开篇的自我介绍,了解他不凡的身世时,一定会想,只要先生墨守陈规,就会钟鼎玉食一辈子。而先生“惟夫党人之偷乐。“恐皇舆之败绩。”为社稷计,他早把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连在一起了,所以得罪了奸佞之徒,在他们的挑唆下,被楚王贬到楚国的腹地湘西北。“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啟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在冷清神秘的南荒之地,先生得闲梳理了纷乱的头绪,并用诗的语言作了精辟的记述。如“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汤禹俨而衹敬兮,周道论而莫差。”其间上下求索的姿态就是先生那时的心路历程吧。湘楚大地的奇幻幽深,淡薄了先生的荣辱之心。他用旷世的神来之笔,写下了华美著作,享誉两千多年的《九歌》《湘君》《湘夫人》等锦绣篇章。于是先生着华服戴高冠佩长剑的飘洒逸姿,永远定格在踏歌沅湘的长轴大画里。然时势不容他放高声,残酷的现实不许他尽情发挥。顷襄王自食了昏庸的苦果,在秦军攻入郢城,在先生愤笔疾书罢《哀郢》后,便抱石自沉汨罗,以死明忠了。端午的故事太深沉,深沉得象我们湖南五月天空的积雨云层。五月多雨少阳光。每到这些日子,我总盼望出太阳,晾晾我情感的箱底,晒晒我“位卑末敢忘忧国”的初心。并告诫自己说,千万别天真得像个孩子,只道是端午节好玩,龙舟好看,糯粽真香。应该去想想,为什么好玩,为什么好看,为什么真香?是的,在这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纷乱世界里,应该象先贤一样,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联系起来,不要老是纠缠细节,多朝大局着想,多朝远处看看,看看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庞然大国,是如何重回世界舞台中心的。这也是被肖小们坑苦了的屈原先生希望看到的吧!作者简介:邓英肇,男,一九四八年生,湖南省邵阳市人。当过工人,做过手艺,经过商,现退休在家。年开始写作,陆续在《邵阳日报》发表了三十多篇散文,其中《寻梦江南岸》获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2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