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来了。端午节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关于端午节,有着许多久远的传说,那么,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你知道多少?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至于这两个习俗从何而起,还是来源于历史典故。根据古时传说,屈原含冤投江之后,人们担心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再借划龙舟来驱散湖中的鱼,后来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赛龙舟与吃粽子的习俗。喝雄黄酒民间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就形成端午节饮雄黄酒风俗。同时,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角写一“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端午节与水的渊源端午节的传说是与水紧密相关的。端午节源于“浴兰节”,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更直接表明“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所以这个习俗流传至唐宋时,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古人对于水的重视,不仅体现在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里,在日常生活中,古人对水资源也是无比看重的。古人依水而生,依水而居,“水”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中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精细利用废水,节水的传统在我国古代由来已久。淘米水成天然洗发液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人们便使用淘米水来洗澡去污。除此之外,人们会用淘米水浇花,喂牲口,甚至把淘米水发酵后当天然洗发液使用。雨水利用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利用雨(雪)水的记录,以雨(雪)水来烹茶、煎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以雪水煮小团茶”等,都是古人以雪煮茶的真实生活写照。古人净水方法而对于日常喝水这件“小事“上,古人也是一点都不含糊的,在净化水方面更是充分发挥自己才智。烧开烧水作为最简单经济的消毒方式,古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而烧水的历史更是能追溯到多年前的神农时期。《周礼》中记载,往水中投掷热石可灭虫防疫。《养生要集》中写道:“凡煮水饮之,众病无缘生也。”多级过滤智慧的古人在经过漫长的探索中得出了一套简单的过滤方法,利用青茅把水中的杂质过滤掉。楚王在荆山一带立国之初,周天子让楚人上缴的贡品就有这种茅草。除此之外,民间净化水质的还有石块,俗称“石洗法”,让水经石子过滤后再饮用,在木桶底凿洞,桶内以稻草、石块等过滤饮水。煮茶汤古人稍有条件的,多喜煮茶汤,中古以前,通行煮茶汤,富裕人家往往会往茶汤里添加很多姜、葱、盐、糖、油、奶、胡椒等配料,如同现代一些地区还有的油茶汤、酥油茶之类。而普通人家自然简陋很多,煮茶汤甚至盐都舍不得放,因此就是单纯地在水中放粗茶、茶末子煮开而已。古人挑选水源也是很有讲究的地上水源一般选择源远流长的水流作为饮用水源。地下水则以土厚水深为佳,这样不易受地面赃物秽毒污染。古人摸索出的鉴别水质好坏的方法有两步:第一步辩味,味甘而淡为优,咸者及有石气、泥气为劣。第二步观色,色清如水晶为优,色白如米泔虽清但有红、黄、紫沫者为劣。古人也要买“瓶”装水因为井水水质不稳定,有条件的人家采用买水来解决日常饮水需求。清朝时候北京人也争着买从城外运来卖的“甜水“,供饮用和泡茶,因为买水的人不多,水价不便宜,卖水生意在京城很兴荣,卖水的小贩还会动辄提价。从古至今,人类为了实现健康饮水一直在努力奋斗,从古法净水再到如今现代人发明的净水系统。这个过程经过了漫长的演变与革新。古人为了喝上干净的水而绞尽脑汁,而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经过现代化的净水系统,实现零接触零污染的天然矿泉水,已然成为了如今健康家庭的标配,我们无需像古人一样为了饮用干净水而费劲费力,但对于健康美好生活的追求,却是一直不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