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是什么,大家都很明白,那是《楚辞》里极为经典的篇目,稍后再谈,先来说说什么是硬弓。
硬弓,字面意思,说《九歌》是中国文学的硬弓,一是因为她难,二是因为她重要——拉得开硬弓,才是真勇士,文学的真勇士。
湘夫人说到文学硬弓,不得不提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的说法,他说《诗经》和《楚辞》是中国文学的硬弓,我的灵感也从此来,《诗经》昨天谈过了,今天先放一放,《九歌》是超越文学的文学,是艺术,比楚辞其他篇目要高明一些,于是今天谈谈《九歌》。
大司命《九歌》难
《九歌》很难,这毕竟是远古的东西了,今日的我们未必能理解当时的屈原,事实上我们很可能不理解,屈原是极为伟大的诗人,写得出《九歌》的诗人,把握得了文学与艺术的边界,像人们很难理解释迦牟尼一样,我们也极难理解屈原。
理解释迦牟尼的,都成了佛,看穿一切;理解了屈原的,都成就了艺术,通透了一切。
禅宗你只有找到精华中的精华,那真个精华就是你的。如果辨不出精华中的精华,那整个精华你都不懂。
这是木心的说法,什么意思?在我理解,《九歌》中最为精华的便是她的艺术性,学到了文学的艺术,就超过了宗教和哲学,就算是拿到了伊卡洛斯的翅膀,飞出了迷楼,把一切都能看得通透,可是该怎么去学?
拉硬弓,拉一辈子硬弓,一直学,所以说九歌难——难理解、难学、难坚持。
屈原《九歌》原来是楚国民间的宗教古歌。屈原改的时候,不动原来的体裁风格,不着痕迹把自己放进去,流露得很自然。这种改动比屈原自己创作都要高明,还是那个原因——把握住了文学与艺术的边界。
如今远远去看屈原,他像个神,不像个人,神仙、精灵一般。实际 治,他都清楚。他能升华,他精明,能成诗,他高瞻远瞩。
《九歌》重要
硬弓一定是重要的,古代说哪个将领神勇,或许出于谋略,或许出于武功。出自武功的,不一定拉得开硬弓,但是拉得开硬弓的,一定神勇。
文学也类似,谋略是软弓,讲究技巧,像现在的大部分文学,我并不看好。而要做到神勇,还是拉硬弓来得自然——拉得开硬弓,那是真本事,是真硬的功底、真硬的本领,所以《九歌》重要。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湘夫人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榜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疑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这是《九歌》里的《湘夫人》,写的是湘水女神,我喜欢这女神,最能让人找到爱情的感觉,所以在此分享,其他八篇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 》、《国殇》、《礼 》,写的分别是天、云神、湘水男神、主司寿命的神、年轻命运神、太阳神、精灵、战争,有湘夫人就有湘君,可惜我不是湘君,故而没有爱情吧。
文学艺术,创作难,欣赏更难。不是创作在前,欣赏在后。不。欣赏在前,创作在后。一辈子拉硬弓。
到这里我想起启功一句话,“岁月苦蹉跎,破砚徒穿枉自磨”,耐得住寂寞,学文学,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