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作品收录于纪录片《西泠名家-山水画大师陆俨少》6分30秒
年10月,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
LOT.
陆俨少峡江行
尺寸:96×60cm
立轴纸本设色
著录:1、《陆俨少全集4》绘画卷,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P。2、《中国名画家全集-陆俨少》,舒士俊着,年9月,河北教育出版社,P。
备注:1、纪录片《西泠名家-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年10月,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2、萧平题诗塘
《峡江行》作于丁卯(一九八七年)是其晚年精品。分别出版于:1、《陆俨少全集4》绘画卷,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P。2、《中国名画家全集-陆俨少》,舒士俊着,年9月,河北教育出版社,P。并有纪录片《西泠名家-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年10月,浙江文艺音像出版社。萧平先生年题跋:“俨少先生青年曾经峡江险水,居蜀多年,故喜作巴山蜀水,此其一九八七年晚岁所写也,泼墨与勾线融合一体,苍茫淋漓兼具,识者当宝之也。”陆俨少在山水画中独创了两种新技法,一是“留白”,二是“墨块”。这两种技法都在《峡江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谓“留白”就是以水墨留出白痕,这种白痕用来表现云雾,也可以被看成泉水、山径和浪花。因为留白要以墨色反衬,所以陆俨少又创“墨块”之法,以浓墨积点成块。陆俨少在其《自序》一书中曾说:“我认为,在70年代前,我的画风较为缜密娟秀,灵气外露;70年代以后,日趋浑厚老辣,风格一变。”从以上这段谈话,我们可看出两点:一是陆俨少画风的变化是以70年代为转折,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二是陆俨少自己十分清楚,晚年变法并非易事,可能变好,亦可能变坏。陆俨少的山水画拟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的作品呈缜密娟丽、神韵流动之感,较多地留有古人的笔意,尤其是唐寅、王蒙的遗风;中期的作品呈浑厚苍润、犷放简约,糅南北二宗画风,个性鲜明,风格独具。以其深厚的功力,博学的才识,非凡的创造力,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登上了山水画艺术的又一峰巅。他的山水画创作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与李可染一起被誉为“北李南陆”,然要以传统的笔墨意蕴、独具神韵的山水画风来审视,陆则优胜。收藏陆俨少山水画的人很多,既有海外的富商巨贾,也有国内一般的收藏家。今天,若以东西方著名画家在拍卖行里的价格、在美术史上的地位而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陆俨少的作品体格增长仍存在巨大增值空间。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