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离骚全图》是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屈原、宋玉,绘图:萧云从、门应兆,校释:王承略《离骚全图》一书,图文兼美,以屈原作品为主,《离骚》首当其冲,是最精彩的,气势磅礴,洋洒千年。既而是《九歌》《九章》《天问》和离骚一起展现伟大诗人的光辉形象与艺术才能。宋玉的《九辩》《招魂》(此篇或说出自屈原),以及难以遽定作者的《远游》《卜居》《渔父》《大招》四篇,也都对评价屈原、研究楚辞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弥足珍贵。《离骚全图》将图文放在同一面,文字附于图的另一侧,颇合古人“左图右书”之意,用心之至。其中《九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今日读到《山鬼》颇为震撼,又一篇人神恋歌,又是思而不得。
山鬼是《九歌》组诗最后一个出场的神的形象,亦人亦神亦怪。
随后的《国殇》和《礼魂》是突出主题的篇章,联合抗击秦国。
萧云从的画中规中矩,有大家风范书中注释写道,山鬼其实就是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而称为山鬼。
“采三秀兮于山间”,一句中有“于山”一词,郭沫若根据“于”字古音读巫,推断“于山”即“巫山”,认为山鬼就是巫山女神。
我愿意相信这样的解释,巫山是楚国境内的名山,巫山神女是楚民间最喜闻乐道的神话,所以郭沫若先生的这种说法虽未成定论,但似乎有点道理。
陈洪绶的画奇奇怪怪,但很可爱。《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靁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书中两幅画有交叠,可能是印刷是版幅过宽权宜之计。李公麟的画恢宏巨作,感佩。
这幅画来自网络,似乎是按诗中描述的还诗中描述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披戴着薜荔、女罗、石兰和杜衡,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其姿态和衣饰,以及语意婉约,情思缠绵幽怨,深沉细腻,一般都将其设定为女性。
山鬼,后人演绎很多,似乎很受欢迎的。不少名家笔下呈现不同的形象,但大都描绘成的女性的形象,美丽而富有野性,妖娆又迷人。郭沫若《屈原》第二幕:“第九人为山鬼,女像,面色蓝,手执桂枝。”
郭沫若《屈原》是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于年成书,郭沫若以10天时间完成的5幕话剧,于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在当时引起轰动,奉为经典,此后曾在苏联和日本上演。芳华越剧团于年5月22日首演了该剧的移植本,再次将其推向高潮。
如今似乎少有人提及,今日再读再看,似乎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烙印,时过境迁历史当归历史,文学当归文学,经典永远是经典。虽然情节略有牵强,人物塑造也许稚嫩粗糙,但其光华不应被掩盖,如同屈原的《离骚》不会被淹没。
在诗中,山鬼是一位多情的神神鬼鬼人人,“采三秀(灵芝)于山中”,幽会心上人而不得,迤逦婀娜之态,哀怨野性之象,跃然纸上,这是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
《山鬼》一诗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和情人约定相会,尽管道路艰难,“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然而她的情人却迟迟未到。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风雨来她仍痴心地等待着,最终没有等到情人来,“靁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此处靁同“雷”,填填即雷声。猨同“猿”,狖(yòu)即长尾猿。此时风雨交加、猿狖齐鸣,古人“以哀音为美”,屈原用到极致,美到天际。一贯比兴手法,环境烘托人物内心的寂寥哀伤。最喜欢“风飒飒兮木萧萧”一语,便是楚辞独特风格。“思公子兮徒离忧”,多情终被无情伤。
后人的演绎,还有影视作品,年热播的有关屈原大剧《思美人》里女主莫愁女据说就是山鬼的原型,剧中由张馨予饰演,造型似乎素净了些。
像与不像,是与不是,都无从可考。后人的演绎,不管是否天马行空,需心怀敬畏才可,非得用心才行。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有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