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最早将屈原的作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是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的《九歌图》。
至元代,画家们纷纷对李公麟的《九歌图》进行模仿或再创作。其中张渥的《九歌图》最为有名,其不仅画技高超,所作《九歌图》数量亦为元人最多者。
张渥《九歌图》的创作年代可考者有四:一为创作于至正六年()年六月(或说九月)的“白描《九歌图》吴睿篆书词本”,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其二为创作于同年十月的“临李龙眠《九歌图》吴睿隶书词本”,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其三是创作于至正十六或十七年的“周伯琦隶书词本”,见于贝琼《书九歌图后》一文,不传于今;其四是创作于至正二十一年()的“褚奂隶书词本”(此卷),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馆。四种皆是张渥画《九歌图》于前,吴睿、周伯琦、褚奂等人以不同的字体书《九歌》于各图之后。今天国宝会说话河洛郎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的-临李龙眠《九歌图》吴睿隶书词本。
张渥的《九歌图卷》画屈原及《九歌》中之神祗“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等11段,共20人,上有元代书法家吴叡隶书《九歌》原辞全文及倪瓒题观款,此图系清内府旧藏,后被溥仪携至天津,伪满时运长春,尔后流散民间,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喜欢的朋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