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不少代代相传、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这些故事除了情节精彩、人物性格鲜明之外,也因为其背后所具备的意义而深受人们喜爱,例如河伯娶妻。相信大部分的人在小时候就已经听说过河伯娶妻的故事了吧。
相传在战国时期的魏国有一条大河,这条河常常发生洪灾,附近的百姓都深受其苦却不知所措。于是当地的恶霸、贪官们就伙同巫婆开始谣传只要每年给河神娶漂亮的新娘,河神就会开心不会让河水泛滥。因为这个迷信的习俗,百姓们的日子更加艰苦,除了交大量的钱财用于河神的祭礼之外,还要担心自己家里的女儿会因为长得漂亮而被选为河神的妻子从而葬身大河。为了调查河神之事,朝廷派了西门豹前往邺县就任查访。西门豹到任后刚好遇上了河神娶妻的祭礼,为了让百姓彻底认清这种迷信风俗本是人民大害,他决定破除迷信,铲除恶霸。西门豹推说新娘的颜貌不佳需要重新挑选,于是命令人将巫婆推下河流让其先去向河神汇报。西门豹的这一举措,令恶霸、贪官们吓得纷纷求饶,至此再也没有河伯娶妻的迷信习俗祸害百姓了。在西门豹的带领下,百姓们沿河开渠,大力发展农业,生活得十分幸福。
虽然河伯娶妻讲述的是迷信风俗是人民大害的故事,但故事中的河伯形象是存在于中国文化中的。河伯是黄河水神,也叫做冰夷。关于河伯的由来在《抱朴子·释鬼篇》中有所描述。河伯原本是凡人,只是因为过河的时候不幸淹死,所以天帝就委任死去的河伯为水神,管理民间的河川。
至于河伯的外貌形象,并非像河伯娶妻中描述的可怕,也并非像名字般是个年纪大的老伯,相反河伯是个风流倜傥的年轻男子。在古籍《九歌·河伯》中是这样描述河伯的外表的: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红。传闻河伯是人身鱼尾,虽然是男性,但就像美人鱼一样美丽,是管理中国千千万万河流的善良之神。
虽然河伯是中国文化虚构的水神,但河伯娶妻中西门豹对水渠对治理却是有史实记载的。传闻揭穿了河伯娶妻迷信骗局之后,西门豹与水工工匠们在漳河上建了12道低溢流堰,并在每一道堰的上游开设通过闸门控制的引水口,使得附近的农田都能得到灌溉。西门豹开创了我国最早的多首制大型引水渠道,也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引漳十二渠。
揭穿了巫婆神怪的种种骗局以后,西门豹就请来魏国的能工巧匠一起察看漳水地形,进行规划设计,随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在20里的漳河段上建筑了12道低溢流堰,每堰上游都开一个引水口,设闸门控制。每口开凿一条渠道,共12条渠道,使境内农田都能得到灌溉,这就是著名的引漳十二渠,是我国最早的多首制大型引水渠系。为了纪念西门豹的丰功伟绩,邺县的当地百姓为其建立了寺庙。
虽然河伯娶妻是无稽之谈的封建迷信习俗,但是故事背后的主人公西门豹对当地百姓的帮助还是相当值得传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