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至,这些习俗里,隐藏着养生大秘密

市场营销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13036.html

端午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此时天地之间正是万物繁荣,正气与秽气也是同存。

此时期,尤其是南方,湿热之气旺盛,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容易繁殖,自然中对身体不好的邪气、秽气,伤人毒物、毒气盛行。

天气湿热交织,六淫气最为炽盛,邪盛正虚,人体气血运行不顺,故五月期间人们心情烦躁,易于感受外邪,兹染疾患。

端午节,在古代也是避病邪的一个节日,可以说是古代的「全民卫生节」。我们别忘了我们智慧先祖们留下的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这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养生知识,可以强身健体、驱邪避秽。

挂艾草:驱蚊辟邪

民谚有云——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执菖蒲剑,蛇虫归地府......

端午时节,很多地方有门前挂“草”的习俗,北方多是桃枝、葫芦,取辟邪吉祥之意,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南方则多是挂艾草、菖蒲,家家户户还会把艾草加一些菖蒲插于门楣上、悬于厅堂中,既是辟邪也是防病。

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除湿止痒等作用,而艾叶本身独特的味道又有驱蚊的作用,挂艾草可以清热祛湿,驱蚊辟邪。

端午挂在门上的是水菖蒲,家里放了水菖蒲,蚊虫不喜欢这个味道,会避开,进而预防蚊虫叮咬和疾病传播,人直接去闻它,还可以开窍醒脑,鼻子会通,振奋精神。

水菖蒲也是一味中药,味辛、苦,有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等多种功效。

端午节如果没有水菖蒲可以挂,也可取其他菖蒲,以应时景。

戴香囊:芳香化湿

端午至,宜佩香囊。

佩戴装有芳香辟秽药材的香囊是我国流传非常久远的习俗,《离骚》之中,用来比喻美好品德的芳香草木之类就有22种之多,东晋葛洪也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取雄黄如枣核,系左腋下,令人终身不魇寐」,可见佩戴香囊确实是辟邪安神的作用。

香囊里装一些芳香化湿的中药,如苍术、川芎、白芷、菖蒲、山萘、甘松、冰片、艾草、丁香等,可起到醒神开窍,驱散蚊虫的作用。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吃粽子:健脾开胃,清热除烦

从中医上来讲,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可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

而端午节为一年中阳气较旺的时节,所谓“外热一分内寒一分”,此时人体脾胃容易受寒,因此在端午节适量吃粽子可以起到暖胃补脾的作用。

粽叶(箬竹叶)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健脾开胃,清热除烦。

不过脾胃不好的儿童和中老年人,不可贪食粽子,浅尝辄止即可,否则容易导致积食停滞,那可就不合适了。但实在是不注意吃多了,可以吃吃大山楂丸,配合揉腹推拿来消食。

另外,现在正是新蒜上市之时,吃粽子之后喝点煮蒜水,也可以有利于消化,防止积食。

涂雄黄酒:避秽驱虫

民谚有云——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阴历五月初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也可以避毒,但雄黄酒大多不直接饮用,多是用于外涂或者喷洒房屋周边避秽驱虫。

熏苍术:驱蚊提神

《本草正义》记述——苍术……燥湿而宣化痰饮,芳香辟秽,胜四时不正之气;最能驱除秽浊恶气,阴霆之域,久旷之屋,宜焚此物而后居人,亦此意也。

熏苍术也是端午节汉族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

浴兰汤:燥湿祛邪

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端午这天,古人会用艾叶、菖蒲、藿香、佩兰等应季中草药煮成药汁,进行熏蒸、浸泡、擦洗。

端午时值仲夏,天气炎热潮湿,蚊虫叮咬甚是烦人,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是草木药性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

在南方,人们在端午这天,大人小孩多是用菖蒲和艾草煮水洗澡,并会在洗澡之前喝上几口温热的汤水,以防毒入里。有些地区除了采用兰草,艾草、菖蒲等芳香之品外,还用柏叶、大风根、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目的都是一个——燥湿祛邪。

午时水:借天地纯阳能量排毒

端,是开端、初始的意思;午,在地支中属火,是阳气的极致。

端午,意味着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开始了。自然阳气的运动在端午后的芒种、夏至时节达到顶点,夏至当天阴气始生,这之后的后半夜阴冷感变得明显,容易受寒。而阳气的量在三伏达到最盛,之后由盛转衰。

端午到夏至是一段很短的日子,此时阳气是由盛转衰前的纯阳正气,为阴邪所惧。

端午这一天,是午月、午日、午时(中午11时到13时),三午相重,古人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

此时天气又热又湿,身体容易湿热淤积产生湿热。现时期,很多人可能有口臭、舌苔黄、皮肤痒长湿疹、甚至有眼睛肿痛等烦恼。

推荐一个借天地阳气排毒的好方法:午时水

什么是午时水?

「午时水」说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

有谚语道:“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午时水的取法:

1.时间:11点15分至13点整。在11点半与12点半时取水饮用,最好能取12点以后的。

2.取水:一般古人是取井水或泉水,但现代人取这二项水不太容易,因此若取自来水者,宜在正午的太阳下曝晒最少半小时以上。也可以在超市购买矿泉水。

一来将氯气蒸发,二来再增强水管中(没有接触到地气)的水与大自然接触的时间!

如果能取到泉水或井水,那这会是最好的“午时水”水质。

也可以多晒点,泡茶做午时茶,或酿酒,或用午时水洗澡,沐浴,打扫房间都可以。

古人把午时水视为大吉水,端午日这天的午时阳气最盛,午时驱邪最佳,具有辟邪、止泻、净身、除障、清除四肢无力等效果。

现在端午节固定在五月初五当天,以前端午是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今年第一个午日对应6月10日,第二个午日对应6月22日,这三天都可以晒,其中以6月10日最佳。

最近这个时期,雨水有点多,大家可以在这三个日子视自己当地的天气情况来择期而用。注意晒水的时候,不要用到塑料的器具就好。

端午节到了,祝你和你的家人、朋友,生活美满,端午安康,平安顺遂!

本文来自网络

感恩原创作者

“点赞”和”在看“,感恩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人人知医

秉大医郭生白之遗愿念苍生无枉死之仁心持无偿奉精诚之医道搭百姓皆知医之桥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