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建读史记28应如何评价中国第一个国际文

最近,读了一篇自媒体上的文章——《屈原:一个值得仰望的文化高度》,我对该文是赞赏有之,不苟同亦有之。而后,我将《史记.屈原列传》找出来重读,算是对这位中国第一个国际文化名人的一种缅怀。屈原这篇仰望屈原文化高度的文章,从国家至上、忠君忧民、坚持真理、情怀高洁四个方面来解读钢筋铁骨的屈原精神,指出了奸臣对屈原的诋毁,强调了屈原的悲剧原因:其一是碰上了两代昏君,其二是屈原的自身的不悟,其三是屈原的文人式的愚忠。影视中的孔子该作者认为,屈原应该向比他年长岁的孔子学习,也应该向比他小岁的司马迁学习。因为孔子不受人待见之后只是发出了一声轻微叹息,而后一头埋进典籍诗书,集成并开创了儒家思想,影响人类文明史几千年;因为司马迁能忍辱负重,最终写出了千古传诵的巨著《史记》。该作者言下之意,屈原可以选择另一条道路。其实,以屈原的性格,他是无路可走的,死亡也许才是他当年的唯一出路。今天看来,正是屈原的死,彰显了一种无以复加的伟大爱国精神,使屈原在死亡中诞生了其永恒生命。屈原已经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种精神的代名词。话剧中的司马迁阿建认为,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都会有自己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也有其所处地域的局限性,我们不能站在自己所处的时代而对历史人物予以强求或者求全责备、或者想当然;更何况历史人物都有自身的迥异性格和不同的机缘;对历史人物最好抱以“理解之同情”。屈原就是屈原,他是唯一的;不是他不悟,也不是他愚忠,他有他的原则和信念,他有他的独特性格、即他的刚毅和不妥协。我想,一个以死明志、以死殉国的人,无论如何是值得我们无上的敬仰的。我们无需将他与其他先贤加以比较。若硬要比较,屈原也是毫不逊色的,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诗篇就是他的《论语》,就是他的《史记》,其诗篇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诗仙李白鲁迅先生就在《汉文学史纲要》里赞颂屈原的作品:“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这评价是非常之高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想,默诵李白《江上吟》中的诗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就是对屈原的一种最佳祭奠!作者简介,阿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酷爱历史,著有历史随笔集《书生傻气》。对屈原之死你怎么看?欢迎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