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秦时明月与天行九歌中看到的

首先是《秦时明月之百步飞剑》,初见的他是与秦始皇的谈话,他提出对付盖聂的办法是“以毒攻毒”,所以进入密林找卫庄。

他的智谋还是相当高的,既然派出的兵将无法抓捕盖聂,那么何不坐收渔翁之利。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冷静与淡定。他没有武功,但是面对毒蛇,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惊慌。其实后面也有很多补充,《天行九歌》中他为了得到吕不韦的赏识,不惧冷冰利器。《秦时明月之万里长城》中,面对卫庄的剑,虽然有汗意,但是却不是宰相风度。

《秦时明月之夜尽天明》,他感概卫庄的实力,并断定此人久留于世上恐终究是祸非福。

其实,在这里,我想联系一下韩非的死来判断李斯性格上的特点。对待对手,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把对手视为珍宝,一种是把对手置之于死地。本质上来说,后者为大部分人的做法,成王败寇,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在害怕对手,他具有一定的懦弱性。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没对错,只是性格原因而已。

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李斯尊崇的礼。《秦时明月之诸子百家》中,他对荀子的态度,足够说明他的风度。压制内心的失望与愤怒,用笑来掩饰尴尬,对于宰相的他来说还是很难得的。这是他一贯的沉着,包括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章邯怀疑儒家是行刺的主使时,他也是礼貌回应。还有就是他的时间观念问题,他认为时间刚刚好才是最为合礼的。这个时间观念,我还是十分认同的。

至于《天行九歌》中的韩非我认为时“胸怀大志却急功好利”,在韩非才华的掩盖下,李斯理所当然有点失色,但我觉得是他太过于执着于利益与权利,所以才显得弱。我承认,他的性格能够在朝廷上站得更久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这一点,对于李斯在历史上的功绩是无法否认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