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是我国文学的开端。北有《诗经》,南有《楚辞》,诗的源头,就与酒结缘。从此,酒文化就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学艺术。《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从西周到春秋时期中国北方的社会生活,全书篇,涉及到酒、写人们饮酒、写饮酒时的心情的竟达到50篇,足以反映酒对诗歌的浸润已经相当广泛。《楚辞》写酒虽然不如《诗经》那么多,但更多的是对酒的赞赏,对醉酒的渲染,也反映出当时楚国酒文化已具备相当的水平。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鹿鸣》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宴)飨宾客之诗也。”又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也就是说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旨酒”,当时的一种美酒。
《诗经·小雅·湛露》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
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
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湛露》表现的是周王宴饮诸侯的情形:“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早晨露水浓重,太阳不出是不会晒干的;夜里宴饮如此安闲,不喝醉酒是不能回家的。曹植《酒赋》“或称朝露未晞”句用的即是此典,指高歌痛饮,不醉不归。
《诗经·小雅·小宛》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
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寂,庶民采之。
螟岭有子,踝赢负之。
教诲尔子,式榖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
我日斯迈,而月斯征。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哀我填寡,宜岸宜狱?
握粟出卜,自何能毅?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聪明正派的人,喝酒既克制又从容;糊涂无知的人,越喝越醉越疯狂。诗作充满善意地劝谏说:喝酒者一定要小心谨慎、注意举止仪容,千万不要因为酒而毁了前程,好运一去就不会再回头。
《诗经·小雅·信南山》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
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曾孙之穑,以为酒食。
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中天有庐,疆埸有瓜。
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
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蒙。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信南山》是周王祭祖祈福的乐歌:“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骍牡”,赤黄色的公牛,用于祭祀;“祖考”,即祖先。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鹿鸣》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宴)飨宾客之诗也。”又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也就是说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旨酒”,当时的一种美酒。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笾豆有楚,肴核维旅。酒既和旨,饮酒孔偕,钟鼓既设,举酬逸逸。大侯既抗,弓矢斯张,射夫既同,献尔发功。发彼有的,以祈尔爵。
籥舞笙鼓,乐既和奏,烝衎烈祖,以洽白礼。百礼既至,有壬有林,锡尔纯嘏,子孙其湛。其湛曰乐,各奏尔能,宾载手仇,室人入又。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宾之初筵,温闻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其未醉止,威仪抑抑,曰醉既止,威仪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宾既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僛僛。是曰既醉,不知其邮,侧弁其俄,屡舞傞傞。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饮酒孔嘉,维其令仪。
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式勿从谓,无俾大怠。匪言勿言,匪由勿语,由醉之言,俾出童羖。三爵不识,矧敢多又。
在《诗经》众多描写酒的篇章中,《宾之初筵》最值得注意,全诗五章,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周王朝上层贵族饮酒、醉酒的完整场面,如第三章写由未醉到既醉的过程。清人方玉润说:“三章描摹客失仪状,可谓穷形尽相。”(《诗经原始》卷十二)陈子展先生说:“《宾之初筵》是刺统治阶级饮酒无度,失仪败德的诗”;“我以为扬雄《酒箴》、刘伶《酒德颂》、杜甫《饮中八仙歌》,都不失为名篇。但是无论了解酒趣,描写醉态,或儆戒沉湎,即无论其思想性或艺术性,二者兼而有之,恰到好处,乃当推《宾之初筵》一篇为首出杰作。”诗篇中既有对酒发生作用的渐进过程的描述,又有对酒的性质、功能、作用的深刻表达,生动形象地阐释了饮酒者逐步展露真我、进入忘物忘我状态、一任主观感情淋漓酣畅抒发的特点。
《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
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鹿鸣》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宴)飨宾客之诗也。”又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也就是说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旨酒”,当时的一种美酒。
《诗经·大雅·行苇》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
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醓醢以荐,或燔或炙。
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曾孙维主,酒醴维醽,
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爵,古酒器,青铜制,有流、柱、鋬和三足。奠斝,周时礼制,主人敬的酒,客人饮毕,则置杯于几上;客人回敬主人,主人饮毕也须这样做。斝,古酒器,青铜制,圆口,有鋬和三足。斗,古酒器。“醓”、“醢”、“脾”、“臄”,古代食物的品种搭配;“燔”、“炙”,早期烹调方法的特征。
《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女曰鸡鸣》恰似一幕生活小剧。诗者通过士女对话,展示了三个情意融融的特写镜头。这对青年夫妇和谐的家庭生活和诚笃而热烈的感情,令人羡慕,令人赞叹。
《诗经·豳风·七月》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七月》中所提及的酒是用来祝寿和宴饮庆祝的,可见当时酒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随着酒的渐渐普及,这种作用才开始淡化。
《诗经·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为中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后世许多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多多少少体现了与《卷耳》一脉相承的意味。本诗采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开始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然后描述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
《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东皇太一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缪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东皇太一》是《九歌》中的首篇,是楚人祭祀天神中最尊贵的神即上帝的乐歌。“皇”是天神的尊称,楚人立神祠于东方,故称东皇。“太一”,是说神道广大无边。《庄子·天地篇》:“主之以太一。”全诗分三节,首写选择吉日良辰,怀着恭敬的心情祭祀天神;次写祭祀场面,着重写祭品的丰盛,歌舞的欢快;最后写对天神的祝愿。“桂酒”、“椒浆”,指浸泡香料的美酒。
《楚辞·九歌·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緪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东君》是祭祀日神之诗。东君的司职很明确,就是为人类带来光明。然而,本诗描写的东君与众不同,他并不是趁着暮色悄悄地回返,而是继续为人类的和平幸福而工作着。他要举起长箭去射那贪婪成性欲霸他方的天狼星,操起天弓以防灾祸降到人间,然后以北斗为壶觞,斟满美酒,洒向大地,为人类赐福,然后驾着龙车继续行进。诗中没有缱绻的儿女之情,有的只是崇高的博爱;没有浓郁的芳香,有的只是炽热的情怀,这与人类对日神东君的崇敬和礼赞的主题是相一致的。一个“高”字,把东君那从容不迫伟大而无敌的气度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楚辞·招魂》
瑶浆蜜勺,实羽觞些。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
美人既醉,朱颜酡些……
娱酒不废,沈日夜些……
酎饮尽欢,乐先故些。
从《招魂》可知,楚人喝酒已很讲究,要用放有蜂蜜的勺取酒倒入“羽觞”内,接着过滤“挫糟”,冰冻,使清凉,然后才喝。可见,当时不仅十分擅长于酒的冰冻技术,而且酒宴文化十分丰厚,既有丰盛的美酒佳肴,又有为之助兴的鼓乐歌舞等娱乐活动。
备注:本文内容和图片综合自网络,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