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九歌大司命赏析天命与神秘的探讨

九歌·大司命

屈原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天宫大门大开,我乘驾起一团团连接的黑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命令旋风在前面开路,指使暴雨洗净空中的飞尘。

君回翔兮?下,逾空桑兮从女。

大司命你自天上盘旋降临,我则跨越空桑山与您相随同行。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纷扰扰的九州众生,为何其生死大权掌握在我的手中?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高高地飞呀缓缓地飞,乘着天地间的正气,驾驭着阴阳二气的变化。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我与你恭谨地在前趋走,引天帝直到达九冈山上。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云彩的衣裳长长地飘动,腰间的玉佩叮叮当当。

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凭借着万物阴阳生成之理,谁也不知道我的作为职掌。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折下茎断丝连的疏麻白花,将它赠给离居者聊表思念。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老暮之年已渐渐地来到,不能再亲近反而更加疏远。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驾起龙来云车隆隆,高高地奔驰冲向天空。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我编结着桂树枝条远望,为什么越思念越忧心忡忡。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令人忧愁的思绪摆脱不清,但愿像今天这样不失礼敬。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人的寿命本来就各有短长,谁又能消除悲欢离合之恨?

赏析

《九歌·大司命》是屈原创作的一首祭祀大司命之神的歌舞辞,属于组曲《九歌》中的一部分,与《九歌·少司命》相呼应。大司命是中国先秦时代传说中掌管人的寿命的神灵。这首歌舞辞通过大司命自述和对少司命的歌颂,描绘了大司命威严、神秘、忠于职守、审视人们善恶行为并决定生死的形象。屈原准确地刻画了大司命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死、个人命运与善恶行为的关系的认识,以及对大司命神的敬畏之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少司命的形象,他亲切、慈爱,深受人们喜爱。大司命的威严和神秘与少司命的亲切和爱戴在这篇歌舞辞中形成了有意义的对照。

大司命是受到迎神女巫的礼祭后从天而降的。迎神女巫之所以追求大司命,是因为她对他的爱恋。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男女情事来娱神,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人们对大司命神的祭祀。

大司命的唱辞是:“九州的众生纷扰不休,为何生死的权力掌握在我的手中?”面对迎神女巫的追求,大司命高傲地展示自己的权威和身份,带有一定的自我炫耀成分。这或许是人与神分离的根本原因。

迎神女巫的唱辞是:“我高飞安翔,乘着清气驾驭阴阳。我与您并驾齐驱,引导您到九冈山去。”她顺承了大司命自夸的心理,一方面赞美了神的伟大功德,一方面表现出对神的虔诚和恭敬。

大司命的唱辞继续道:“我穿着灵动的神衣,佩戴着华丽的玉饰。我时隐时现、变化无常,我的所作所为,凡人无法理解。”这里仍然是大司命夸耀其华美衣饰和非凡神力的炫耀之辞。至此,高高在上、冷酷无情、神秘莫测的大司命形象已经完全塑造出来。

迎神女巫的唱词是:“采摘美丽如玉的花朵,将把它送给即将离别远去的大司命。人已经渐渐进入老年,若不多加亲近,就会变得更加疏远。”

迎神女巫对神的崇敬和依恋,以及因年纪老去而感到悲伤和渐行渐远的情感,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表达。她流露出对延年益寿的渴望和祈求。蒋骥在《山带阁注楚辞》中解释说:“神巡视而来,知道不能久留,所以自言折下麻花,作为离别后的纪念。因为她年纪已经老了,不能及时与神接近,担心死期将至,所以更加感到忧伤。这是在述说并寄托祈求的心情。”可以说,他对这首诗的理解非常深刻。

“乘龙翱翔,高飞冲天。我手持编好的桂枝,长久地凝望,越是思念他,就越是忧愁。”这仍然是迎神女巫的歌词。她说大司命驾着滚滚的龙车离去,高高飞翔,直冲云霄。而我手中拿着编好的桂枝,长时间地凝视着,越是思念他,就越是感到忧愁。前四句从迎神女巫表达自己情感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她因为年老无法与神亲近而感到的复杂情感;而后四句则从另一个角度,描写了大司命完全不顾迎神女巫挽留的冷酷无情,同时也展现了迎神女巫的痴情和忧愁。

“忧愁的人啊,怎么办呢?但愿从现在开始,神的心意不会减少。人的寿命本来就是有限的,难道是由人与神的离合可以改变的吗?”这仍然是迎神女巫的歌词。她说神已经离去,让人感到忧愁,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只希望从现在开始,神对她的关怀不会减少。人的寿命本来就是注定的,难道人与神的离合可以改变吗?这是迎神女巫在神离去后对自己的一种宽慰之辞:既然人的命运是由天定的,为什么要苦苦追求,为什么要因为与神的离合而增加忧伤呢?从表面上看,作品以这样的口吻结尾,展示了迎神女巫对生死和寿命的豁达态度,展示了她既现实又乐观的性格。但仔细品味,其中却充满了无法实现的失落和迷茫,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之情。

这篇文章通过对话和独白的形式,成功地描绘了大司命和迎神女巫的形象。大司命展现出冷酷无情、自负自大、高高在上的性格特点,而迎神女巫则表现出对神的虔诚和崇拜,以及对大司命的热爱和追求。对话中的特点是大司命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