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祭屈原,我们品尝美食时,别忘弘扬继

农历五月五,包粽。这一风俗历行久矣,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流传下的仪式。原因是当日屈原抱石投汩罗江,人们纷纷以竹筒装米投江喂鱼虾,以免鱼虾伤及他的躯体,并竞相划舟去拯救。由此包粽、划龙舟,成端午的习俗。其实在屈原之前,就有端午。并有了包粽、划龙舟的习俗。而屈原于5月初5投江以明志,人民以端午节来缅怀纪念他,这加强加深了端午的文化内涵,由于屈原的影响巨大,他的光芒盖过了端午原先的意涵。文化讲究交汇济融。人文往往为节日注入深远的内涵和力量,文化历史有如一条河,屈原这一大咖的投入起到推波助澜的力量,至今仍有力地冲荡着我们心灵的岸堤。这个节日富有人文味道,纪念人。它富于地道传统的中国味,适合中国人的口味,百姓爱品味。就像中国文化烩炙人口,涵味幽远浓厚。屈原的诗歌流传古今,是独树一帜的楚辞,“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唐·李白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屈原首创的楚辞,独具浪漫主义。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开辟香草美人的典范,他笔下的花鸟虫兽等物象,都成了诗人展示内心世界的意象。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独具特色的“比兴”的表现手法。比喻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奇特性为诗人驰骋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的神采飞扬在奇特的空间,构思唯妙唯肖的文字。九歌·云中君先秦:屈原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译文:用兰汤沐浴带上一身芳香让衣服鲜艳多彩像花朵一样。灵子盘旋起舞神灵仍然附身,他身上不断地放出闪闪神光。我将在寿宫逗留安乐宴享,与太阳和月亮一样放射光芒。乘驾龙车上插五方之帝的旌旗,姑且在人间遨游观览四方。辉煌的云神已经降临,突然间像旋风样升向云中。俯览中原我目光及于九州之外,横行四海我的踪迹无尽无穷。思念你云神啊我只有叹息,无比的愁思真让人忧心忡忡!《九歌·东皇太一》先秦:屈原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译文:吉祥日子好时辰,恭敬肃穆娱上皇。手抚长剑玉为环,佩玉铿锵声清亮。华贵坐席玉镇边,满把香花吐芬芳。蕙草裹肉兰为垫,祭奠美酒飘桂香。高举鼓槌把鼓敲,节拍疏缓歌声响,吹竽鼓瑟声悠扬。群巫娇舞服饰美,香气四溢香满堂。众音齐会响四方,上皇欢欣乐安康。“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屈大夫的诗歌飘溢着兰草蕙香,通篇浮荡雅美神韵,蕙质兰心。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诗中的物象让人浮想联翩,让人神魂飘然天际,诗中金坠玉摇撞击美妙的乐音,是绝伦的精神享受。香草美人,雅。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写香草以配忠贞,……灵修善于美人,以譬于君。”香草美人就是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也指忠贞贤良之士。屈原以诗言志,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端午纪念屈原,包粽。包粽所用的粽叶为香草(箬叶、芦苇叶),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份,可提取天然香精香料和食品添加剂,气味芳香,闻上去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蕙草裹肉兰为垫,祭奠美酒飘桂香。这是《九歌·东皇太一》里的句子,屈原为东皇太一而写的祭歌,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个中香草薰蒸,美酒醉人。祭奠的场景华丽,气氛恭敬肃穆,给人以身心的愉悦:“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凡逢祭祀,偕焚香。香则源自香草,香草美人”的思想,在香火中传承,这就是忠君爱国,许多忠贞贤良之士去践行。燃一柱香祭拜,忠敬孝义皆彰显,“香草美人的传统亦为精忠报国的传统,炎黄子孙代代流传。节逢端阳,祭屈原。香草之叶裹糯米及美馅去祭拜,奠雄黄酒兮飘香。此等景况,好比祭东皇太一之“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五音纷兮繁会”,我们吟唱着屈原的诗,撷来香草忆美人,挂菖蒲兮浴兰汤,以示我们忠贞爱国。家国情怀,自古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笔下的草木,皆兵。香草的情怀,是为国家尽忠尽献身。诗人笔下的草木寓喻高洁的品格情操,具有人之美德。兰质蕙心形神具备,实属香草美人也。门头挂菖蒲,或香茅。草狭长而尖如利剑。“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形象中的屈大夫,总身佩长剑且行且吟。挂艾叶菖蒲僻邪驱瘴,驱逐奸佞正己身,扶正辟邪忠勇昭,菖蒲作剑插门榻,驱魔法鬼。采药草熬水,沐浴。神清气爽防病疟,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浴兰。端午又称浴兰节,楚辞的诗歌常提及,“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君子高贵在于洁身自好,抗腐防变,以保高尚情操。民间常采艾蒿,菖蒲等五样香草熬“兰汤,家乡常采艾蒿、大风根、黄皮叶、香茅、橘子叶等五种香草,熬“兰汤”,将“兰汤熬得浓郁,够一家子用。浴兰汤特别针对的是孩子,孩子年幼抵抗力差,浴了兰汤祛邪避瘟,防痱止痒,治疗和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自某一意上说,香草护人。就像屈原般的忠贞贤良之士忠君爱国,他们护君佑国,“抚长剑兮玉珥,极尽人臣之能事,历史上的孔明、杜甫、辛去疾、岳飞、文天祥……无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香草美人的传奇推波助澜,浸淫人心。端午念屈原,更念一种精神。这就是香草美人”的思想情操,屈原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忠君爱国。五月我们浴兰汤,扒着龙舟去追逐继承,五月香草芳菲弥漫,扬清激浊荡乌瘴。蕙质兰心真君子,正气浩然。香草裹粽——忠也,“蕙肴蒸兮兰藉”,摆上粽子献上香,拜祭屈大夫祀先人,以示一份忠贞之心,忠诚与孝道相融合。香火袅袅蕙香漫漫,“香草美人”传永久,当我们品尝端午的美食时,别忘弘扬继承香草美人”的优良传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