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这句反复被诗人们写到的诗,你知道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大多数人见到这两句,都是在大诗人屈原的名作《九歌·少司命》中。

少司命是楚人心中职掌生育和命运的男神。而《九歌·少司命》正是祭祀少司命神的乐歌。

傅抱石《九歌图·少司命》

据说,古时楚人祭神,由巫(女)迎男神,觋(男)迎女神。因此,祭祀少司命的应为巫,而《少司命》则为巫言。

电视剧《芈月传》剧照

少司命“扬灵”只有巫才能看到,普通人是不得见的。因此对巫来讲,正所谓“满堂兮美人,独与余兮目成”。但之后少司命往来飘忽,不言不辞,乘风载云便又离开。

适相知而遽相别,悲莫甚焉!于是巫便追念起初始时与他的相知之乐。“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便由此而来。

巫师升天图(出土彩绘锦瑟漆画局部)

然而,在东汉蔡邕的《琴操》中,也有这句歌词,它出于一位失去丈夫的妇人之口,是一首“琴歌”,被称为《芑梁妻歌》。

芑梁是春秋时齐国的大夫。齐庄公四年,齐袭莒,芑梁战死。其妻迎丧于郊,枕尸哭甚哀,过者莫不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了一丝丝的熟悉感。

我想一定有人想到了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孟姜女哭长城》(图源网络)

没错,它就是孟姜女故事的原型。当然,芑梁妻哭夫最原初的故事是在《左传》。而这个元故事中,芑梁妻只是一个有礼有节的妇人,她是迎丧而哭,却非向城而哭,因此也就更没有城墙崩塌的事了。

关于这个故事的流变,就说来话长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找资料来看,或者给我留言,如果评论多,那我就写,哈哈哈……

附原文:

《芑梁妻歌》者,齐邑芑梁殖之妻所作也。庄公袭莒,殖战而死,妻叹曰:“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外无所依,内无所倚,将何以立?吾节岂能更二哉?亦死而已矣!”于是乃援琴而鼓之,曰:“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哀感皇天,城为之坠。曲终,遂自投淄水而死。

选自《琴操》下卷《河间杂歌》

诗外:

《芑梁妻歌》借用了《九歌·少司命》的词,而后世也有作词者从此二句中得了灵感。记得小时候看《戏说乾隆》,片尾有首歌《来生再续缘》便是。

悲莫悲过人生短相思长哀莫哀过相逢春已老挥长剑无奈斩断情丝今生最恨怨有情人伤别离愁莫愁过秋雨落花飘零痛莫痛过多情似无情肠寸断不知酒醒何处今生无悔叹我心悠悠谁人来怜来生再续缘与你共缠绵生生世世相爱岁岁年年共度来生再续缘与你赴红尘繁华落尽只愿比翼双飞我望不穿心事天涯生死两茫茫怪苍天戏弄人间如梦如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