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玉明女鬼,中国文学里最热烈的女性形象

宁夏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世界永远不能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美好,所以要有诗歌。▍我们一生的过程,几乎就是一个看着美好的事物被毁灭的过程。▍对生命不能够成长的悲哀,是一个永恒性的主题。▍当我们能够拥有美好生命的时候,我们真的要好好对待。

《九歌·山鬼》

《山鬼》是《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一组祭神乐歌,大家都很熟悉,因此我们看《山鬼》具体描述的东西,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可以用歌舞的形式来表演的歌。

我们可以推测,《山鬼》中的主人公是由一些巫师来扮演的,并且是由不同的人唱的,因为《山鬼》里的人称是变化的,有时候是第三人称,有时候是第一人称。这种人称的变化,是不是表演时演出者的变化?可能性是存在的。

那么这种理解就是:屈原依据楚地的习俗把祭神的歌自己重写了一下,这些歌仍然是祭神用的,是一种祭祀的作品。

屈原|范曾绘

另外一种理解是,《九歌》仅仅是屈原利用了这种祭神乐歌的文学形式,表达的是他自己的感情。东汉王逸就是这样来理解的,他认为《九歌》抒发的其实完全是屈原自己的感情,《九歌》跟《九章》《离骚》是同样的作品,只不过借用了祭神乐歌的形式。

这两种理解大概都可以成立,很难下一个断定,我们可以自己去理解。

至于现在在课堂上讲这首诗,我们仍然仅仅就诗歌的内容来讲,而不把屈原个人的情感和身世牵扯进去。也就是说,我们把它当作一个祭神的乐歌来理解。

《山鬼》是《九歌》里一篇比较特别的作品。《九歌》里所祭的神,有最高神——东皇太一,有其他的像水神、河伯等神,还有像国殇这样的为国家战死者的灵魂……而《山鬼》里是一个山中女神。

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她跟什么样的历史传说相关联?对此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一个比较被认同的解释是郭沫若提出来的,他说《山鬼》写的就是瑶姬——炎帝的小女儿——的故事。

炎帝的女儿们都是折腾得很厉害的。《精卫填海》的精卫是炎帝的女儿,这个瑶姬是炎帝的女儿,还有一个女儿一定要跟一个求仙的人走,最后被炎帝烧死了。总之,炎帝的几个女儿都特折腾。

瑶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古代文献里对她的记载是很简化的——“未嫁而死”,没有出嫁她就死了。“未嫁而死”这样一个条件设定,它代表着什么呢?一个美丽的生命没有得到完整。一个女孩,她自然性的生命过程是开花、结果,也就是出嫁、生孩子。如果出嫁、生孩子之后不幸死亡了,也是一个悲哀,但是这个悲哀没有“未嫁而死”那么强烈。

在古代社会条件下,人均寿命很短。有很多生命降生以后却因为种种原因,自然的原因或者社会的原因,得不到成长的机会,这会带来一种巨大的悲哀。

与此相关的一个更大的话题是:无论从个人的生命来说,还是从人类整体的历史而言,美好的东西不断地被毁灭。我们一生的过程,几乎就是一个看着美好的事物被毁灭的过程。

因此,哀悼美好东西的毁灭,这里所流露出来的悲伤,是人类一个很深刻的悲哀——世界永远不能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美好。当然,我们自己也永远不像我们希望的那样美好。

所以要有诗歌。

理解了这一点以后,我们再继续来理解瑶姬的神话。瑶姬未嫁而死,她死了以后魂气不消散。按照中国古代的一种解释,人死以后魂气会消散,然后化落到整个自然循环中去。但是如果他在生前受过很大的冤屈,或者他有巨大的悲哀和不满,那么他的阴气会聚集在那里,会影响人类世界正常的生活。

天帝看到瑶姬这样一个飘荡的阴魂,觉得很不安,就派她做了巫山的女神。

我们知道“巫山的女神”包含着很多东西,其中一个跟性和性的满足有关。大家不要用那种很枯燥、无聊的道德化的词语去理解这些,其实像这样的故事里隐含着人类的一些最深刻的对生命的期待、愿望和悲伤。

但是我们不能直接说“山鬼”就是瑶姬,这只是一种解释。这种解释从《山鬼》的故事内容以及《楚辞》产生的受楚文化所影响的地域背景来说,是可以成立的。所以,我们就把它作为一个背景就行了,然后再回到作品里来。

《山鬼》

《山鬼》写的是一场幽会。

出场是“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我们可以在《离骚》里看到很多这样的描写,屈原描写主人公形象的时候,他们的身上带着很多香花香草。

她出场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在山的弯曲之处隐隐有一个人,她慢慢地出现了。如果是设想一个歌舞场面的话,我们可以想象成一个演员的出场,她在一个隐蔽的地方,然后慢慢显现出来,打扮得很美丽的样子。

然后她有表情的显示——“既含睇兮又宜笑”。“睇”是那种眉目传神的样子,她的眼睛很传神。女孩子特别迷人的时候,就是当她迷人的眼神飘过。“宜笑”字面意思就是很会笑,她笑得很动人。

然后就有一个人称的转换——“子慕予兮善窈窕”。前面“若有人兮山之阿”很明显是第三人称,而“子慕予兮善窈窕”是第一人称。可能这首歌唱的人是不一样的,就像古希腊歌剧那样,演唱的人不一样,有合唱团的唱,有演员的唱。“子慕予兮善窈窕”,你那么喜欢我,就是因为我长得特漂亮吧?这是女孩子很自信的话。如果真的有人对你特别好的话,你会这么说的。

“乘赤豹兮从文狸”。这里有一幅元代的画,画中的她骑在一个豹子上面,虽然这样画主体比较突出,但是诗歌原来的意思不是这样的,这个豹子是拉车子的,后面跟随着文狸,跟“山鬼”的身份联系很紧密。豹子拉的车是什么车呢?“辛夷车兮结桂旗”,也是香草香木的车。

后面又说她身上所披戴的香草香花——“被石兰兮带杜衡”,香草香花会不会太多了一点?但好像《楚辞》里不嫌辞藻多,所以打扮也不嫌香花香草多。

“折芳馨兮遗所思”,她从一个隐蔽的地方出来,到了幽会的地点,带了她所采摘的鲜花送给她的情人。

她很感慨地说,觉得自己来晚了——“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我居住在山中偏僻的地方,道路又很险阻,所以来晚了。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就是,她到了幽会的地方,却没有见到幽会的对象。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山鬼》写的是对爱情的失望。郭沫若之所以会把它解释为瑶姬的故事,是因为瑶姬的故事也是一个爱情不能够得到满足、生命不能够得到满足的故事。

然后就是山鬼孤独地等待的场景。“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非常孤独,画面感也特别强:她站在一个高山之上,云漂浮在她的下面。我们所想象她站在高山上的画面,如果没有云的话可能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有云的话就带有一种神话的意味。

我在上海生长,很少看到山上有云,看到古书里写的“云从窗中落”就觉得很奇特。我第一次到高山上,看到云像波涛翻滚一样涌过来,涌到脚下,整个把人全淹没在云里,激动得不得了,感觉很神奇。

她处在那样一种孤独而又凄凉的场景里,仍然坚持等待。“留灵修兮憺忘归”“灵修”是在《楚辞》里反复出现的对男子的美称。为了你,我忘了回去。“憺”本来是安定的意思,在这里就是无怨无悔的意思。就这么久久地等待你,我无怨无悔。

整个诗里最关键的一句话,是下面这句“岁既晏兮孰华予”。“岁既晏兮”字面的意思是一年快要过去,但是这个“岁”是借指两个方面的,一个是指时间的流逝,一个是指自己生命的衰老。

古人的平均寿命是很短的,所以生命的流逝会带来很大的焦虑和不安。而生命是需要美丽地开放的。

(清)孙温|绘本《红楼梦》

这里有一个文化性的问题。在人类社会中,通常我们说女性和男性承担的功能和责任是不一样的,女性是美丽的,男性是智慧和有力的。这不是一个自然性的性别差异,而是因为人类社会里是有文化分工的。在女性身上更多体现出来的是感性的和美的,在男性身上更多体现出来的是理性和力量,这是一个文化分工的结果。

我们读《红楼梦》的话就会理解,为什么说世界没有意义就要回到女性身边去,因为当世界没有意义的时候,回到女性身边,就是回到生命的美和感性。

因此,为什么说“岁既晏兮孰华予”是整个诗最核心的句子?她需要一个爱人,这样生命才能开放,也就是说一个女性的美丽需要一个爱情才能得到实现,如果没有这个爱情的话,生命的美丽无法得到实现。

但是我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所包含的和被期待的美丽是很难得到实现的。这就是我为什么曾经写一篇关于闰土的故事的文章。我们读闰土的故事,读来读去读不出闰土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悲哀到底是什么?闰土真的没有遭遇什么事情,老婆也没有被衙内抢走,虽说日子过得艰难,但谁的日子不艰难呢?可是闰土为什么让我们感到那么悲哀?其实鲁迅就写了这样一个东西:一个被期待的生命他并不能按照期待的方式生长,他会萎缩下去,萎缩成一种蜷曲的、悲哀的状态。这是一个敏感的人对生命的悲哀。

这种悲哀,是一个具体生命的悲哀,同时也是人类所经常要面对的悲哀。因此当我们能够拥有美好生命的时候,我们真的要好好对待。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她为什么这么固执?你可能认为这是她对那个男子的爱,不是,她这里真正要表达的是对生命的爱。就像瑶姬怨气不消,为什么?因为生命如此美好而不能得到实现。这是一个无法被忘怀、无法被消释的痛苦。

她先是“憺忘归”,然后是“怅忘归”,但她仍然给情人以一种解释,这是非常世俗的,或者说非常日常的。“君思我兮不得闲”,好久好久地等你,你也不来,你不至于把我忘了吧?“君思我兮不得闲”,你应该是想念我的,可是什么东西绊着了你?她在失望当中仍然给自己寻求希望。

但最终发现,这个希望是破灭的。她等待到夜深,最后归于绝望。

“山中人兮芳杜若”是对山鬼的赞美,“饮石泉兮荫松柏”也是赞美,她喝的是石泉里的水,居住在松柏之下,这里是用植物来映衬她,清泉和松柏表现的都是生命的纯洁和高贵。

为什么先要赞美她再回到诗歌里的那种忧郁呢?因为这个女孩是如此的美好,她被抛弃、被遗忘,是不应该的。换句话说,我们没有办法解释这么好的女孩,她为什么被遗忘?为什么被抛弃?这么好的生命为什么不能够成长?

“君思我兮然疑作”,你到底是故意不来,还是无奈而不来?“然疑作”,一会儿肯定一会儿怀疑,翻来覆去,处在一种焦虑状态。然后她一直等到“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狖夜鸣”,深夜听到凄凉的猿猴啼叫声。在中国文学里,猿啼的声音都被描写为一种悲哀的声音,《楚辞》以来就一直是这样表达的。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她白白地伤心,白白地难过。

我们读这样一个作品的时候,有几个不同的理解维度。一个维度是把它理解为一个祭神的乐歌,我们可以想到楚地的习俗、楚地的神话,以及这些习俗和神话在诗歌中留下来的神奇色彩。另一个维度,我们可以把它和瑶姬的故事联系在一起,那么我们会理解这个诗歌中更深层的主题,就是“岁既晏兮孰华予”,就是对生命不能够成长的悲哀,这是一个永恒性的主题。我们这样来读文学的时候,会从中体会出很多很多东西。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