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2

北京最大酒渣鼻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210310/8733705.html

年3月23日上午,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春季学期第二次学术论坛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在线上召开。本次论坛的主讲人是研究院青年教师黄艳燕和博士生李飞。

黄艳燕老师率先介绍了本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本月10日,权威科学期刊Nature刊登一篇题为“Restoringandattributingancienttextsusingdeepneuralnetworks”的封面文章,一种名为Ithaca的深度神经网络可以帮助历史学家们复原受损的古希腊铭文、判断铭文的原始地域、鉴定书写年代。

与以往的人工智能(AI)不同,Ithaca采用了全新的人工神经网络Transformer,当历史学家和Ithaca双剑合璧后,复原缺失文本的准确率可提升至72%,铭文原始地判定的准确率可达71%,Ithaca鉴定的铭文书写年代与历史学家提出的范围相差少于30年。

Ithaca的开发者还提出,这种AI不局限于古希腊语,还适用于手稿学、钱币学和纸草学等所有与古代文本相关的学科以及古代、现代的任何语言。最后,黄老师再次强调,人工智能在古籍保护领域具有不可估量的应用潜力,希望大家能集思广益,思索如何能将新技术融入传统研究中。

报告结束后,许多老师对新科技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薛春香老师表示人工智能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已有先例,如之前清华的九歌人工智能作诗系统,现今的AI也已日新月异不断发展,若能有合适的训练集,我们古籍保护领域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对古希腊语有一定研究的王启元老师表示,古希腊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若想将AI用于复杂的中国古文明研究,仍是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努力。

级文献与古籍保护方向博士生李飞同学作题为《叶德辉校刻〈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书事发隐》的报告,介绍了叶德辉借刻缪荃孙所藏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这桩近代藏书出版史上的雅事,钩沉出叶、缪二位藏书家交往的一些有趣细节。他通过细读叶德辉《重刊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序》,结合相关信札、日记、书目等记载,发现叶氏本打算刊刻元板《新编连相搜神广记》,无奈苦求不得。由于缪荃孙弄虚作假的行为,导致叶氏不得不刊刻明刻《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还在写作重刊序文时为缪氏遮掩,这产生了新的错误说法,今人有为其误导者。另外,李同学还调查出缪荃孙旧藏《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今存于上海图书馆,其实也是并不罕见的明刻“西天竹藏板”本。李同学认为,厘清这一书事的前因后果,对今人更加真切地认识近代藏书史不无小补。

王启元老师对李飞同学的报告作评议,肯定了李飞同学研究的价值,材料详实,论证严谨。同时也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本次论坛有研究院教师、在读博士共计27人出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