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阁当代小学生VS古代神童,人类VS

北京皮肤病医院那个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5/8593425.html
橙子姐姐

近日,一些小学生的诗火了。

那一首首老练又新颖的比喻句,真是神作啊,把橙子的心弦都拨动了。

看后不禁想问,怎么我们当年就只会“红红的太阳像苹果”“弯弯的月亮像小船”?“风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的脸”,有时候妈妈的手抚摸还挺疼的……(文末竞猜)

先看一首小朋友仿谢武彰的《春天》写的《夏天来了》:

“荷花不知道,自己就是夏天!”明明是众所周知的事,换个不一样的角度描述出来,感觉身心都醉在其中了呢!再看一首晶莹剔透的《光》:

6岁!“拄着一束光”,像极了生命之暖。

下一首《打仗》:

13岁的孩子,完全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帅气与智慧啊。如果在战争年代,我可能会躲起来喊加油。

着急想看下一首会怎样触动你的心脏么?

别急,其实不止当下小学生有如此智慧,中国古代有一大群“善属文”的神童,同样写下了不少字字珠玉的诗文让我们惊艳。

有一位小才女,6岁时站在家门口玩,看着院墙旁繁茂的蔷薇花,她不禁脱口而出了一句诗文:

相比现代一目了然就能沁人心扉的大白话诗句,古代神童们的诗句,需要上翻译:

我家门前的蔷薇,架子还没搭好,

就着急花枝招展,点缀夏天啦!

瞧它们纵横交错的样子,

多像人们烦乱时密密匝匝的心绪呀。

就问你服不服……

所以今天我们要干什么呢?

除了欣赏这些美句陶冶一下粗糙的情操,邀你做一次裁判,比比看古代小学生和现代小学生的才思,哪个最能打动你!

第一组

现代小学生:《回到地面》,朵朵,五岁。

小小年纪,就已经明白了高兴会上天,伤心会下坠的道理。也明白了乐极生悲和中庸之道,高兴或嘚瑟坏了,需要提醒自己平衡心情。

古代神童:《咏雪》,谢道韫,少时。有一年冬天,天忽然飘起大雪,谢道韫的叔叔谢安想考考子侄辈的才思,问:“这天上的雪像什么呢?”一位堂兄说:“撒盐空中差可拟。”大概只有手握一把盐,抛撒在空中的坠落之态勉强相似吧。谢道韫小女儿浪漫情绪,反驳说:“不如说像柳絮被风吹得飘扬呢。”第二组现代小学生:《青蛙》,陈宛扬,八岁。

有没有感受到有个哥哥的温暖?

古代神童:《咏华山》,寇准,7岁。

站在华山上,感觉只有天在我上面了。

没有一座山可以跟它比齐。

抬头看,仿佛太阳离我好近。

低头看,平时挂在空中的白云竟然这么低。这是北宋宰相寇准7岁登华山写的,景物描述得如此真实,真难想象竟然出自一个7岁儿童之手。第三组

现代小学生:《风在算钱》,王子乔,六岁。

风:你看见了?

古代神童:《咏王大娘戴竿》,刘宴,10岁。

勤政楼前百戏竞赛,为夺圣人一赞。只有王大娘的长竿妙不可言,像神仙一样。谁能知道妇人也这么有力气啊,顶着长竿她还嫌轻,要让上面站一个人。

刘宴6岁被封秘书正字,10岁在唐玄宗、杨贵妃以及盛大的舞会前作诗,毫不怯场。不愧是要做宰相的人。

第四组现代小学生:《秋天·花叶》,麦国桥,十一岁。和古诗中的“人生忽如寄”异曲同工啊。人间处处都是残忍的房东~古代神童:《咏蛙》,杨收,13岁。

在遥不可及的月儿上,

玉兔和青蛙分立在神树两边。

在候风地动仪上,

青蛙又显耀于龙嘴底下。

天上人间的青蛙一起发出欢快鸣叫时,

不需要再像晋惠帝一样,

询问他们是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了。

看似很简单的一首诗,却运用了三个典故。月宫里的蟾蜍,候风地动仪底下承接龙珠辨别方向的青蛙,以及晋惠帝问青蛙为谁叫。13岁的孩子不仅掌握典故,还能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诗作,把平时不为人注视的青蛙也写神了。

第五组

现代小学生:《原谅》,铁头,八岁。

春天还送了大伙儿大片绿油油的原谅色呢……古代神童:《乞巧诗》,林杰,6岁。

七夕这天晚上,大家都抬头看天。

仿佛已经看见牵牛织女星渡过了银河。

家家户户望着秋月乞巧,红丝绳都穿了几万条,

谁还不是个心灵手巧的小仙女啊!第六组

现代小学生:《眼睛》,陈科全,八岁。

将来,你的眼睛还会识尽乾坤之大,还会怜惜蝼蚁和青草的微小。古代神诗:《咏架上鹰》,崔铉,儿时。

这是一只被禁锢在架子上的雄鹰,

它的心性在九天之上,

却只能伫立在架子上展不了翅。

它总有一天会翱翔天际吧,

不知道谁会是为它解锁的人。现代小朋友:“借我借我一双鹰眼吧!”古代神童:“先把我绳子解了。我代你去看朕的江山!”

不得不说,

古代神童和当代小学生

可谓是各有千秋啊,

写的诗更是别有洞天,

让很多大人都自叹不如!

再跟大伙探讨点有意思的!(文末竞猜)

且看下面两首诗:

"

因为我已经疲倦

外轮来了太阳的光景

就如此飞闪的梦幻中案头的花瓣飘落于寂寞

宇宙是你沦落的诗人。

""树影压在秋天的报纸上中间隔着一片梦幻的海洋我凝视着一池湖水的天空"

乍一看,

这首诗是不是还挺不错的?

但其实,

它并不是由人类所写成的哦~

这是机器人“小冰”出版诗集

《阳光失了玻璃窗》中的一篇,

题为《那寂寞的小园子》。

时至今日,

AI作诗已不是新鲜事。

早在年,

德国就出现了全世界

第一首由机器人创作的诗歌。

而在国内,

类似的诗词辅助创作软件

或俗称的写诗机器人

也有不少,

以清华大学开发的

作诗机器人“九歌”为例,

从年诞生以来,

累计为用户创作超过万首诗词。

那么,

问题来了!

AI作诗和人类作诗

哪个更厉害?

面对两种诗歌

你能分辨出其中的区别吗?

下面跟着橙子来进一步探讨一下吧~

乍一眼看,难以区分

近日,

有记者邀请上海诗词学会诗词专家

拿出数首作品

与清华大学“九歌”同题PK。

问卷共包含9组18首古诗,

共有91位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

参与答题。

从结果来看,

大部分AI诗作

都能被受访者准确识别,

正确率最高的几组都超过70%。

不过,

这也意味着,

AI诗作具有迷惑性,

但没有一组的识别准确率

能达到%。

从诗作内容来看,

AI的确可以较好地解析出题目含义,

并创作出一首格律准确、

用词古雅、

意思相对完整的作品,

不少作品还有着不错的意境。

如果不是创作和研究古诗的内行,

乍一眼看,

机器作品和真人作品的确难以区分。

但AI作诗仍有破绽!

“AI写诗优点是有词汇储备,起点比普通人高,而诗词尤其是词带有不确定性,留有一定想象空间,也让许多作品有了浑水摸鱼的机会。但AI的作品仍然有较大的破绽。”

上海诗词学会理事邓婉莹发现,

AI作诗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有句无篇”。

“好句子容易拼成,但要意脉连贯通顺,做好起承转合,才算一首成功的诗。”

她认为,

诗词不像棋谱,

可以通过强大的数据和计算来破解。

AI的诗作为了凑韵,

有时会把两个无关的词组合在一起,

出现明显的逻辑不通,

有可能在它的参照文本里

其他诗人有过类似组合,

如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

但其中的玄妙是AI无法理解的,

至于感情的微妙

更无法企及。

“譬如它写闺怨伤情,知道选取哪些典型意向,整体感觉也不错,但细节脉络经不起推敲,而且一首之内往往水平起伏很大。”

看了几首AI的诗作,

上海诗词学会理事黄福海

不禁想起一种饭店的装饰墙纸,

上面汇集了不同的古人书法,

联成似乎有意义的诗句,

目的是让不懂书法的住客

误以为是一幅古人作品,

附庸风雅。

但仔细看,

就会发现它们的字体并不协调。

“书法和诗词都要求内在的脉络畅通,这是目前AI做不到的。”

“AI的学习很死板,看看这些诗,大部分存在基本逻辑不通的问题,更不用说意境的构建和思想的展现。如果AI也能写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样具有时空穿透力的句子,我才认为它真的是诗人。”

刘鲁宁说。

有人持相反看法!

有观点认为,

只要喂给AI大量数据,

机器学习模仿甚至超过人都是必然的。

“中国诗歌是高度技艺化、文体化的艺术。诗体、诗格、格律、意象、类型、题材、风格、语言模式等,都有套路可循。”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曾表示:

“如果根据大数据及其变量,同时根据它的自行参悟,从逻辑上说,在风格变化上,不难超过人类。”

我们也来比较一下吧!

以下四首古诗,

你能分辨出哪首是AI创作的吗?

↓↓↓

水乡即景

秋思漾漾入帘栊,何处飘来不定风。

老妪静看船上客,间闻隔水唤髫童。

水乡即景

水乡山色远相连,回首江南二十年。

今日故园归未得,东风吹落钓鱼船。

垂丝海棠

闲饮东风意自娇,醉中轻折小蛮腰。

天然一抹胭脂色,何必香家着意调。

垂丝海棠

海棠花下一枝红,杨柳青青映晚风。

芳草池塘春水阔,夕阳烟树暮云空。

下面进入投票时间!

来源

本文综合自搜历史(soulishi),东方网、解放日报。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祖国颂全国中小学生征文大赛”火热进行中!点击图片报名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