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1.《踏歌图》

▲宋马远《踏歌图》

踏歌,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表演者蹋地为节,连手而歌。《踏歌图》是表现南宋民众踏歌情境的画作,被专家定为“国宝”级作品。画中四位老者手舞足蹈,或回首而歌,或击掌踏节,或脚步踉跄,饶有趣味。此作目前存有几处争议,如真伪问题、踏歌人的身份问题等,然专家一致认同此作展现了宋人祈祝丰年的喜庆气氛,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深深期盼。

2.《作歌丘陵图》

▲明佚名《作歌丘陵图》

本图为孔子博物馆藏明版彩绘圣迹图册页的第三十幅。展现的是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六十八岁在卫国,鲁国执政大夫季康子派人携带礼物请孔子回国。孔子归国后,结束了周游列国的生活,作丘陵之歌,以此抒发自己的感慨。

3.《九歌图》

▲宋佚名《九歌图》

4.《九歌图》

▲元张渥《九歌图》

屈原的《九歌》源自南楚民间祭歌,辞赋瑰丽妍美,幽渺情深,历代画家常以之为题作画,此两幅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宋本共绘画像九张,再现了原诗奇幻殊妙之景;元本共十一段,一诗对一画,用白描的技法展示了《九歌》的十一篇诗章。“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两卷《九歌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呼应、相得益彰。

5.《豳风歌宴图》

▲宋马和之《豳风歌宴图》

运用绘画庙堂宴饮之乐来歌颂周人农耕之本。堂中人物皆饮酒作歌,觥筹交错,正合画后传高宗赵构楷书题记《豳风·七月》之语“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酒为欢愉助兴,却由一年辛勤而得,正是宋人所祈周礼之源。

6.《歌舞图》

▲明吴伟《歌舞图》

此图真实地反映了文士狎妓观舞的场景。狎客们与二女妓围坐一周,神态各异。狎客或侧首细品,或低头凝视,或举目静观,或捻须沉思。陪坐的女妓或机械地执板伴奏,或心不在焉地笼袖而坐,与狎客们专注的神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7.《歌乐图》

▲南宋佚名《歌乐图》

《歌乐图》中9位女子皆披褙子外衣,此服饰出现于北宋年间,流行于南宋时代。在河南禹县白沙一号北宋墓(元符二年,年)壁画《伎乐图》,和传世的南宋《瑶台步月图》页中都可见到。此外,女子梳高髻并簪有三朵花状饰物的发式与南宋《瑶台步月图》页和《荷亭儿戏图》页中的女子发式相近。《歌乐图》中另二个女孩装扮官员样,所戴直脚幞头也是宋时官帽样式。另一位手抱琵琶的男艺人,穿圆领窄袖袍衫,戴曲脚幞头,与河北宣化辽墓壁画《散乐图》中的吹乐艺人相同。从《歌乐图》人物的服饰和幞头考察,有宋制和辽制混合的形迹。

8.《衢歌介寿图》

▲明周之冕《衢歌介寿》

古柏长春,八哥八只,月季一丛,石绿染巨石,白描双勾竹叶。画面生动自然,花用点染,禽鸟不细刻画,此是周少谷勾花点叶之典型精品佳作。

9.《九歌图》

▲宋张敦礼《九歌图》

张敦礼,北宋画家,善写人物,熙宁元年娶尚英宗女祁国长公主,授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九歌》由屈原所作,具有浓厚的宗教祭祀性质,祭祀的是楚国当时的九类自然神氏,共十一篇歌辞。此画卷少第二首《云中君》与第三首《湘君》。旧传张敦礼所作,但张作品无有传世者,无法证实是其所作。卷后题为张渥所作,同样无法证明。美国学者认是金代画家所作,同样无据。今从旧传,还做张敦礼。

10.《九歌图》

▲元赵孟《九歌图》

画屈原楚辞《九歌》中的《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十章内容。款题大德三年八月吴兴赵子昂画,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