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天下之公器
▼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境内战火不断,局势动荡,数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文物珍藏,包括传世书画、善本古籍等流入市场,各种商人充斥期间,想要从中分一杯羹。其中就有美、日等机构。当时,郑振铎等先生为保存国故,多方筹款,为国家收购古籍。不过,当时国家尚且危急,无暇顾及于此;财政更是捉襟见肘,于是他眼睁睁看着中国的文化遗产被财力雄厚的外国机构买去,可谓痛心疾首。在《劫中得书续记》的序中,郑振铎痛陈:
“然私念古籍流落海外,于今为烈。平沪诸贾,搜括江南诸藏家殆尽;足迹复遍及晋鲁诸地。凡有所得,大抵以辇之美日为主。百川东流而莫之障,必有一日,论述我国文化,须赴海外游学”。
同样,在后来“文献保存同志会”发给蒋复璁的报告书中,也曾提到过在方志搜购方面,由于他们的款项无以应付,而哈佛燕京学社则不论价而购,他们只能坐叹“将来研究中国地理者,或将以哈佛为留学之目的地矣。”
郑振铎诸先生的忧虑在当时看来很真实,但他们想不到八十年后,世界进入数字化时代,年8月1日,哈佛燕京图书馆在Facebook主页上宣布,其馆藏的部/卷中文善本特藏数字化工程已全部完成。网友均可免费在线浏览或下载。学术天下之公器,“将来研究中国地理者”,不必以“哈佛为留学之目的地”。端坐家中,五万余卷珍秘善本资料尽收眼底。
当然,为了避免误解,此处强调一下,对于流散古籍及文物,合法买卖,非法买卖,还有劫掠,应该分清楚再表达诉求。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