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有道石侠明李清照夏日绝句同时歌

李清照为婉约词的代表,而《夏日绝句》却歌颂英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一般认为作者辛辣地讽刺了南宋朝廷逃跑主义的路线和苟且偷生的行径。本诗语言凝练至极,短短20个字至少三处用典:

1.生当作人杰。《史记·高祖本纪》:“(张良、萧何、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2.死亦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也有人认为,李清照暗讽丈夫赵明诚。年2月,赵明诚部下王亦叛乱,赵明诚缒城而逃。叛乱被别人平定,赵明诚令朝廷失望,罢免了他只做了一年的江宁知府。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江,站在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就吟诵出了《夏日绝句》。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乱世中的才子才女的幸福生活一去不复返。谁又能想得到,老赵的死起源于才女的一首诗《夏日绝句》?大概是“死亦为鬼雄”让让老赵想起了那个挨千刀的叛贼王亦,让逃跑的自己前程泡汤,夫妻蒙难!

最近读诗,忽然发现这首诗后两句和西鄙人《哥舒歌》在句式有相似的地方:

生当作人杰/北斗七星高

死亦为鬼雄/哥舒夜带刀

至今思项羽/至今窥牧马

不肯过江东/不敢过临洮

对比一下,仅仅是句式的借鉴吗?《哥舒歌》塑造了一个威震一方的民族英雄形象,是西鄙人心中的北斗七星。《夏日绝句》暗含了一个不战而逃的懦弱丈夫形象,是李清照心中的贪生怕死之徒。哥舒翰守得住临洮(今岷县),赵明诚守不住江宁(今南京)。原来,作者借鉴句式而暗含褒贬。

所以我认为,此诗第四处用典,就是《哥舒歌》。

这不由我想起古诗语言凝练的典范之作——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国分,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首对诸葛亮一句一评,高度概括。而《夏日绝句》的凝练程度直追《八阵图》。都是五言绝句,都绝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