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湘西综合湘西文旅等资料
民间信俗(苗族“巴代”)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石寿贵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年5月20日凌晨四点在湘西土家医院去世,享年72岁。
石寿贵老师
石寿贵老师简介
石寿贵,男,苗族,年生,花垣县董马库乡大洞冲村人。
本家祖传苗师“巴代雄”第32代掌坛师
客师“巴代扎”第11代掌坛师民间正一道第18代掌坛湘西文化研究会首届理事巴代文化学会会长州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蚩尤文化研究基地蚩尤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花垣县第七、八届政协委员首届感动花垣十大人物吉首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和合文化研究中心苗族巴代文化研究主任
长期从事巴代文化、道坛丧葬文化、民间习俗礼仪文化等苗族文化的挖掘、整编、译注及传承工作,颇有建树。传授弟子余人。出版《苗族道场科仪汇编》、《苗师通书诠释》、《湘西苗族古老歌话》、《湘西苗族巴代古歌》等著作4本,累计余万字。表演巴代苗语电视节目30余期。9年至年,《团结报》曾13次、《湖南日报》曾9次对其进行报道,《广州日报》《中国民族》也对其事迹进行过专题报道。
他曾获过国家级曲艺展演三等奖、州县文学创作文化贡献奖、研究会先进个人奖、省级优秀论文奖、政协先进个人奖、先进传承人奖等奖项15次。其巴代文化研究基地已建立起巴代文化的三大仪式、两大体系、八大板块、三十七种类苗族文化数据库,成为全国乃至海内外唯一的一家苗族巴代文化的单位。
石寿贵编著反映苗族文化主流的《湘西苗族民间传统文化丛书》是他历时多年追寻苗族巴代文化,投入30多万元,挖掘、译注、主笔编撰。《苗族巴代文化系列丛书》入列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年由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套丛书共26册,字数达多万,收图达多幅,可谓是一套“鸿篇巨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湘西苗族的历史渊源、天文地理、人文自然、伦理道德、饮食服饰、医药卫生、生产生活、发明创造、人际交往、文学艺术、音乐曲谱、生育繁衍、习俗礼仪等方面。
民间信俗(苗族“巴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石寿贵的事迹和他在苗族文化的奉献在各种书刊、央视各频道、海内外各电视台皆有过多次报道。
00:51石寿贵手稿石寿贵手稿石寿贵和他的手稿石寿贵手稿石寿贵手稿苗族祭司祭天神——谨以此文祭奠苗族巫觋大师“巴狄熊(巴代雄)”石寿贵作者:龙秀海石寿贵在家祭祀,他认为,祭祀须诚心,心诚则神悦(武吉海摄)一、苦难深重的民族澳大利亚著名人类学家迪格斯说过:“世界上苦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是中国的苗族和散居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苗族自古崇拜自然神灵,崇拜祖先神灵,崇拜天神,多神崇拜,难以形成民族凝聚力,历尽艰辛,劫难重重。传说帝喾之女,在南方一座大山洞生养六男六女。子女趁母亲不在,四处打听父亲。问谁都不知道,水牛听见笑掉上牙。他们问水牛有什么好笑?水牛说:“你们的父亲就是天天跟你们上山的那条狗!”兄妹气青了脸,一刀杀了那条狗。母亲知道后,要杀子女抵命。帝喾出面说情,最后杀水牛抵命。从那时起,苗族先民开创杀牛祭祖。东汉泰山太守应劭,最先把神母犬父写入《风俗通义》,称那条狗为“槃瓠”。清朝陆次云《峒谿纤志》说:“苗人,槃瓠之种落也。”松桃一支田姓苗族从来不吃狗肉,麻阳苗族自治县槃瓠庙至今香烟缭绕。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苗族先民认狗作父,源于对狗的图腾崇拜。以狗蒙羞是后人的观念。在苗族传统观念中,神母犬父是苗族和汉族的共同祖先。一万多年前苗族祖先就在长江边种水稻,吃饱喝足吹芦笙击木鼓唱歌跳舞。一次,洪水滔天,地上多数人喂了鱼,剩两兄妹坐神瓜随水飘来荡去。大水过后,兄妹配成夫妻,繁衍人类。苗族子孙叫他们“傩母傩公”(NedNuxBadNux),又称东山圣公南山圣母,古籍记载为伏羲女娲。苗族子孙,入冬年年杀猪宰羊敬供他俩。苗族祖先遭遇首次大劫难。几千年后,九黎部落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人们称他“剖尤”(PoubYoud)。他头戴牛角,带领81个弟兄,上山冶炼,制作“剑铠矛戟”。他发明刑法治理部落联盟,祭祀鬼神保佑大家。后来他和黄帝打仗,黄帝每次都打不过他。他能呼风唤雨,弥漫烟雾让黄帝的兵马迷失方向。黄帝躲进山洞唉声叹气,天遣玄女送他一本兵书,叫应龙蓄水帮他。涿鹿山上蚩尤降大风雨,雨止被杀,九黎部落联盟灭亡。苗族祖先遭遇第二次大劫难。战败的蚩尤人马四处奔逃,像鸟没了鸟窝。传说有的去了朝鲜半岛,有的去了东方岛国,有的跨过白令海峡到了北美,印第安人的骨骼跟苗族人有些相像。跑不动的老人小孩,日夜给黄帝当牛做马,多数人退回长江边上。后来,他们在长江两岸建了一个大国,名叫“三苗”。蚩尤子孙又出一个响当当的大头领,他的名字叫“鹳兜”(GhobNdeat)。“鹳兜”成为尧、舜、禹的心头大患,三苗国最终被打垮。“三苗乱作一团,上帝对他们严厉惩罚。太阳夜里出来,三苗血流三个早上。苍龙在庙里生长,路边的狗眼泪汪汪。夏天地上结冰,地界边缘泉水流淌。五谷都变了颜色,华夏古人斗志昂扬。”[1]苗族祖先遭遇第三次大劫难。吃了败仗的三苗人,“筚路蓝缕,辟在山林”。他们改头换面,三苗变成“荆蛮”。三苗后裔芈姓“鬻熊”,带领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个部落首领,帮周武王打败商纣夺得江山。周成王承认“鬻熊”占领的地盘,封他的孙子“熊绎”为子男。经过几百年流血流汗,荆蛮在三苗国废墟上建成强大的楚国。“熊通”自称武王,楚武王、楚文王、专攻华夏。楚庄王饮马黄河,问周鼎几斤几两?华夏君王鄙视荆蛮,孟子说楚人说话像鸟鸣一样。楚王熊渠说:“我是苗族,不想沾华夏的光。”[2]公元前年,秦国铁骑踏破楚王春梦,占据中国半壁河山的楚国灰飞烟灭。苗族祖先遭遇第四次大劫难。苗族累战累败,累败累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他们带着稻种和古歌,从平原走向高山,从富饶走向贫困,在武陵五溪开疆拓土,重建家园,与狼共舞,挑战生命极限。苗族与犹太民族一样苦难深重,一样信仰上帝,前者信仰多神,后者一神崇拜,二者相距甚远。从多神信仰到一神崇拜对苗族无疑是艰难的选择。花垣县石寿贵因长期研究苗族“巴代文化”,被苗学界称为“巴代文化”的守护者,这是他手着竹筶,口吹法号。(武吉海摄)二、苗族祭司祭天神苗族称天神为“鹳兜”(GhobNdeat),语义是天公或上帝,是创造和主宰宇宙万物及人类的至高神。苗族传统观念认为,天神掌管人的生死祸福。杨鹏《“上帝在中国”源流考》说,上帝在商周时期光顾过中国。从商周到明清,除秦嬴政自称皇帝不祭上帝外,历朝历代君王都祭祀上帝。国人为何不信上帝?因为历朝历代君王垄断了对上帝的祭祀。余敦康《中国原始宗教的演变》:“原始氏族社会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父系氏族社会时期、部落联盟时期,与此相适应,原始宗教有三个主要形态: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天神崇拜。”[3]“蚩尤明乎天道”,管历法时令。蚩尤祭祀上帝,同时祭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九黎部落联盟的人,笃信鬼神能消灾赐福。“家为巫史”,造就了一支先知祭司。蚩尤、颛顼、祝融是最负盛名的祭司,如漆黑夜空耀眼的星座。“颛顼是绝地天通的远古大祭司,三苗的祖先,楚人的祖先,屈原是颛顼的后人。上帝命令颛顼将天地交通的道路阻隔,只有祭司才能往来天地。”[4]祭司是天神的代言人,他们为世人消灾祈福,告诫世人走正道,扬善惩恶。“鹳兜”是三苗国人对最高头领的比喻和赞美,人们对他寄托着无限的期望。希望他好好祭祀天神,求天神给三苗国降下吉祥安康。“鹳兜”是三苗国的国君,又是三苗国最大的祭司。他管理三苗国世俗事务,直接跪拜天神脚下。“鹳兜”祭祀天神、祭祀自然神灵、祭祀祖先神灵,祈求神灵保护他的人民和国家。楚国保留九黎三苗对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不同于中原的祭祀礼仪。祭祀划分:君王祭祀天神;大夫祭祀山河土地;庶民祭祀祖先神灵。楚国《祭典》:“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民有鱼炙之荐。”[5]《祭典》明确规定,只有楚王和大祭司才能祭祀天神。楚国君王郊祀,王后亲自舂粢觞飨。屈原是楚国的大祭司,为楚怀王祭祀上帝。两千多年过去了,他虔诚的祭祀声音仿佛还在大地回响:“在这个吉祥的大好日子里,恭恭敬敬地祭祀上皇。他手安抚着玉镶宝剑,满身的佩玉叮当作响。铺上的玉镇压在瑶席上,把大束的鲜花献在神座边上。把蕙草包裹的祭肉垫上兰草,然后放好桂花酒与椒子汤献给上皇。高举鼓槌猛力敲打,歌声随着节拍徐缓而平静,歌声随竽瑟一同高扬。巫女穿着漂亮的衣服翩翩起舞,飘溢的香气郁满了宫殿。各种的乐器都会合在了一起,东皇太一快乐安康。”[6]迁徙到武陵五溪的苗族祭司,传承九黎三苗和楚国的祭祀礼仪,或明或暗祭祀天神。“吃牛祭祀第一天,送黄牯牛敬祖先。牵出黄牯牛,觋师喂食喂水,主家老幼立于牛旁,聆听觋师叙述黄牯之功劳,当年天公与黄牯之友情,天公如何思念黄牯,祭主今日送其升天,到‘留豆留且’(lioubdoullioubnqet)去会天公。”“水牛买回后,请觋师来家商定吃牛,报告始祖,转奏天公(GhobNdeat)。”“苗谓之‘九蒲业’(jidnbudniex),觋师开声:‘韩哟!’咒语喃喃,祈祷天公,发驾降临。三请三迎,天公下降时,由一樽一献至七樽七献止。”[7]Dabdoubzeixjongxzeixgod,大地云集祖先大神,DabblabjidzeixGhobSobGhobNdeat.[8]天上降临雷神天公。苗族东部方言传承祭祀雷神,实质是变相祭祀天神。首先,在“说雷”中,祭司花大量时间歌颂天神创造宇宙万物和人类。其次,主祭神灵七个男女雷神,是天神的产物。天神将七颗葡萄赐给“娘姐”吃,吃了就生七个男女雷神。他们像人又像神,像人他们是田姓苗族的祖先;像神,他们一出生就带有神力。七个男女雷神战胜异族天子王季,收复苗族祖先故地。[9]祭司赞颂七个男女雷神的威力与功劳,其实是间接歌颂天神。再次,雷神家族与大人王季的战争结束后,天神封赠雷神家族管阴阳两界,并赋予其四项权力:1、纳贡。包括猪、牛、五谷,供雷神家族享用。凡喂养三年的母猪,不能自己安排宰杀,必须献给雷神。2、司法。凡违背天理人伦,雷神直接处置,轻者警告,重者处死。3、战争。依据天神律例,雷神家族有权发动战争。如雷神家族与大人王季的战争。4、司雨水。最后,雷神家族无论是收复苗族祖先故地,还是对大人王季的战争,都是天神意志的体现。因为大人王季违背了天理人伦,所以遭到雷神家族毁灭性打击。祀雷为什么没有直接祭祀天神?因为楚国《祭典》规定,只有君王和大祭司才能祭祀上帝。在祀雷中天神虚位,充分显示苗族祭司阶层的智慧和对天神始终如一的信仰,任何禁令都阻挡不了他们通向上帝的脚步。注释:[1]《墨子.非攻下》:“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夏冰、地圻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2]《史记.楚世家》:“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3]《世界宗教研究》年第4期,余敦康撰《中国原始宗教的演变》第94页。[4]杨鹏《“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书海出版社,年7月第1版)第页。[5]《苗族通史》(民族出版社,7年11月第1版)第页。[6]屈原《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冀昀主编《楚辞》(线装书局,7年5月第1版)第37页。[7]龙秀海编著《微笑的伏羲女娲》(中国言实出版社,年6月第1版)63页。[8]龙秀海搜集整理注释《椎牛》(贵州民族出版社,年6月第1版)页。(全文完)版权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目的,仅供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重在分享,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如需联系我们或需转载原创授权文章,请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