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www.pfzhiliao.com/南洞庭湖有一座名山,叫君山。与天下名楼岳阳楼一衣隔水,遥遥相对,见楼见山,又可见浩荡湖水,荡漾其中,相得益彰,可称潇湘二景。从岳阳楼上往远处君山看,有如湖中一岛,点缀在湖水之中,君山自古有传说,而且仙意飘然,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所以才有洞庭湖之说。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砌于山顶”。传说很浪漫,一座仙山浮于水上,还有玉女居之传说与金石丝竹之声,砌于山顶,所谓山顶,还有七十二峰分出,峰峰独秀,连绵相倚,难怪有名山与仙山之实,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何时有此传说,已不可知,可能洞府玉女已去,仙乐难闻。后传闻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寻找南巡的舜帝遇见大风停船于此,得悉舜帝已死于苍梧,二妃哀声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有了君山之名和天下独有的泪斑竹。两段传闻,让君山真是秉承了一贯的“仙名”与“仙气”,成就了一座不可争议的潇湘名山。接着再看,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八年(公元前)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妃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葬之’。于是秦王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洞庭湖志》也有类似的记载说,秦始皇南巡乘船至湘山(君山)附近突然湖风浊浪,船不能行进,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报:“此地名君山,湘君女神之水的所在,故作此患。”秦始皇听后大怒曰:“岂有拦君之理?”人们劝他去山上拜一拜湘君,求湘水神宁波息浪,可是秦始皇凭借君临一切的威力,不肯求拜,反而令刑徒三千伐尽其树,放火烧山毁尽其庙宇、亭台,并掏出九龙镶金的玉玺,对准岩石用力盖去,留印封山,意思是使湘水女神不再为患。当时洞庭湖仍湖风大作,波浪滔天,船只被阻隔在君山之外。秦始皇深知制服不了湘水神,最后只得信从上山求拜,才使得风浪平息,船只畅通。后人将秦始皇当时留在石壁上的四颗大印,称为“封山印“。这是封山传闻一说,还有一说,秦始皇眼见洞庭湖浪将要颠覆船只,往洞庭湖心扔下秦国传国玉玺,顷刻风平浪静,船只可行。总之,秦始皇来过君山是不争的事实,连千古一帝的帝王也与君山有不解之缘,可见君山绝对是一座名山。随后,众多历史名人,李白、杜甫、黄庭坚、辛弃疾、张之洞等墨客骚人都登临君山,揽胜抒怀,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李白的“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更使君山名声大噪。君山面迎天下名楼岳阳楼,风采与名望却不输于它,虽是面积仅0.96平方公里的一座湖上小岛,但千年文化与历史给予的神韵,已让她独秀于八百里烟波荡漾的洞庭湖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