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钟振振教授答疑信箱(47)
清·钱谦益诗之“云蓝小袖尽倾城,逐队灯前谢小名”
诗友雁南飞问:清·钱谦益诗《读豫章仙音谱漫题八绝句呈太虚宗伯并雪堂梅公古严计百诸君子》其四曰:“云蓝小袖尽倾城,逐队灯前谢小名。莫道扫眉才子少,墨兵酒海正纵横。”请教先生,这首绝句中的“云蓝小袖”是何意?有出处吗?承句“谢小名”是人名吗?我记得刘禹锡诗有“放拨灯前谢改名”句。
钟振振答:“云蓝小袖”,出自苏轼《东坡全集》卷八〇《尺牍·与蔡景繁十四首》其六曰:“凡百如常。至后(按,自谓贬谪至黄州后)杜门观壁,虽妻子无几见,况他人也?然云蓝小袖者近辄生一子,想闻之拊掌(按,谓拍手,觉得好笑)也。”
此“云蓝小袖者”,后人以为即苏轼的侍妾王朝云。苏轼《朝云诗引》曰:“予(我)家有数妾,四五年相继辞去,独朝云者随予南迁(唯独朝云跟随我贬谪南方)……朝云姓王氏,钱塘(今已废入杭州)人。尝有子曰幹儿,未期而夭(不到一周岁便夭折了)云。”宋·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曰:“(熙宁)七年甲寅:先生年三十九,在杭州通判任……是年纳侍妾朝云。《墓志》云:朝云姓王氏,钱塘人。事先生二十有三年,绍圣三年卒于惠州,年三十四。以岁月考之,熙宁之甲寅至绍圣之丙子恰二十三年,乃知纳朝云在是年明矣。朝云年三十四,是为癸卯生,来事先生,方十二(才十二岁)云。”按,神宗熙宁七年(),朝云十二岁。神宗元丰三年(),苏轼谪黄州,朝云十八岁,生子幹儿,即在此后。
苏轼之后,宋元时期未见有用“云蓝小袖”四字者。至明清时期,它才成为典故,使用者日见增多。详考其用例,大约有如下几种主要类型:
一、仍指苏轼侍妾。如明·吴本泰《吴吏部集·海粟堂诗》卷上《秋舫笺》《东瓯项观察反西湖比西子语作诗枉敎奉酬六首》其六曰:“西湖也向东坡嫁,妬杀云蓝小袖无。”清·陈维崧《陈检讨四六》卷一〇《阎牛叟贯花词序》曰:“唐家白傅,园留杨柳纤腰;宋室坡公,坐拥云蓝小袖。”田雯《古欢堂集》卷一三《读东坡集偶题》诗五首其四曰:“惠州禅寺朝云死,也似香山别柳枝。寂寞沙洲人不见,云蓝小袖又生儿。”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九《红豆初集》《采花酿酒歌示河东君》诗亦曰:“君不见东坡先生昔南迁,羁穷好事剧可怜……尔时朝云正侍侧,袖手不与扶危颠。老饕餔歠复尔尔,云蓝小袖宁无愆。坡闻此语应喷饭,大笑索绝冠缨偏。”皆是其例。
二、转指自家或他人之姬妾。如明·刘城《峄桐诗集》卷九《徐生翥以数诗见讯索赠漫兴答之》二首其一曰:“更有新闻添大噱,云蓝小袖又生雏。”清·汪琬《尧峰文钞》卷四六《自讼》诗四首其四曰:“枉是杜门勤学道,云蓝小袖又任身。”自注:“是岁予生两男。”田雯《古欢堂集》卷四《生儿》诗二首其二曰:“老蚌山姜男,云蓝小袖儿。计年十四五,是翁七十时。那见成名日,绕膝聊娱嬉。”戴文灯《静退斋集》卷七《郑郞中忬小姬生子戏赠四绝句》其二曰:“云蓝小袖舞春风,尺牍新裁玉局翁。”樊增祥《樊山续集》卷九《北台集》《彩云曲》曰:“从此罗帷怨离索,云蓝小袖知谁托。”皆是其例。
三、指歌舞妓暨青楼女子。如清·蒋景祁《瑶华集》卷二二载朱茂晭《蓦山溪·戏赠》词曰:“云蓝小袖,约素隋堤柳。翠黛远山横,描不就、一双眉秀。娇波明盻,着处更留人,情初逗。杯残酒。双陆垂纤手。”清·查揆《筼谷诗文钞·诗钞》卷一三《有赠》曰:“亦有酣歌怜慧业,更谁团扇乞娉婷。云蓝小袖何疏俊,髯也魂销倚醉听。”文昭《紫幢轩诗集·龙钟集》《赠紫芝生(为钟门居士)》诗四首其二曰:“一般眉妩独清扬,增减凭人较短长。偷得宁王新玉笛,云蓝小袖舞山香。”吴骞《拜经楼诗集》卷一二《武邱》诗四首其二曰:“家惟渌水长洲好,诗让云蓝小袖歌。”吴翌凤《与稽斋丛稿·庐云小录》《秋日杂感》诗三十首其十曰:“一自离堂赋绮怀,茫茫长日尽堪哀……云蓝小袖皆尘土,浇酒何人哭夜台。(悼黄仲则。)”皆是其例。
钱谦益这组诗,其一有云:“重城珠翠照沟,玉树歌声荡玉钩。”其二有云:“江风吹落仙音谱,似佛修罗琴上弦。”其三曰:“牡丹亭苦唱情多,其奈新声水调何。谁解梅村愁绝处,秣陵春是隔江歌。”其五有云:“舞艳歌娇烂不收,南朝从此果无愁。”其七曰:“花落花开只一晨,判将嚼蜡抵横陈。九歌本是人间曲,天老何曾爱二嫔。”多与音乐歌舞相关,可知此“云蓝小袖”是指歌舞妓。
至于“逐队灯前谢小名”之“谢小名”,“谢”似当取“告诉”之义,谓献艺群妓各以其小名报与观赏之贵宾知晓。唐人刘禹锡《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诗之所谓“撚弦花下呈新曲,放拨灯前谢改名”,是说小姬英英感谢贵宾为她改名。钱谦益诗“灯前”“谢”“名”四字,与刘禹锡诗相同,或出于偶合,因为刘禹锡诗中最关键的那个“改”字,就不见于钱谦益诗。如果将钱谦益诗此句理解成贵宾们为献艺的众多歌舞妓都改了小名,那贵宾们似乎也太“多事”了。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