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永珩,闽西客家人,定居厦门。网名风二中、浣花庄主,诗词爱好者,好山水,耽游冶,爱生活。楚辞,也作“楚词”。本为楚地的歌辞。屈原吸收其营养,创作出《离骚》等巨制鸿篇,后人仿效,名篇继出,成为一种有特点的文学作品,通称楚辞。《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风、骚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这是一组情致缥缈、玲珑剔透的祀神乐歌。其名源自于夏,据传是夏启从天帝那盗来之“天乐”,实际可能是夏王朝祭祀天地及诸神的祭歌。夏亡,流传于沅湘民间,掺入了民间祭祀的内容,形成非典非俗的特点。屈原采集到民间之祭歌,因其过于鄙陋特为重新改写,这就是流传至今的楚辞《九歌》。从《九歌》的内容和形式看,似乎已具备祀神歌舞剧的雏形。《九歌》中扮演神的巫、觋,在宗教仪式、人神关系的纱幕下,表演者人世间男女恋爱的话剧。剧中男子感情的抒发曲折复杂,有思慕,有猜疑,有欢乐,有悲痛,有沉思。剧中鬼神的形象瑰丽奇美,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作者同神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自由而真挚地描写他们的恋爱生活,表现他们美好的内心、丰富的情感以及和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绮丽丰富的想象,庄严富丽曲折哀婉的情调,五彩缤纷的画面,活泼流畅的节奏,文采华美,韵味隽永,深切感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