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铭:我的老师褚斌杰先生
一、褚斌杰先生的主要著作
褚斌杰先生,年生,北京人,曾先后就读于齐鲁大学、燕京大学,年院系调整后,燕京大学撤销,并入北京大学,褚先生于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嗣后留校任教,担任著名文史专家游国恩先生助教。年至年,曾任中华书局哲学及文学编辑室编辑,年重新调回北京大学,生前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屈原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白居易学会顾问等。年11月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73周岁。褚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重点,是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褚先生的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首先是先秦两汉文学史的研究。年,褚先生开始给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讲授中国文学作品,年重新回北京大学执教后,也一直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褚先生所著《中国文学史纲要(先秦秦汉)》最早出版于年,此后,又加以修订、补充,多次再版,因为其内容全面,丰富,而又能提纲挈领,被认为是最适宜教学用的先秦两汉文学史教材,所以能成为一本流传颇广、很有价值的文学史教材。这本书有清晰的文学史发展线索,深入、细致、透彻的理论阐述,兼收并蓄的融合能力和不落窠臼的创新论点,并在生动活泼、典雅流畅的叙述语言外,还加进了大量的注释。全书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资料翔实,浸透着褚先生多年的研究心得,其中有不少创新见解,如在对先秦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的研究中,褚先生揭示了士的阶层的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散文发达的联系。在对《诗经》风格学的研究中,把自然古朴的特点与《诗经》产生在周民族生活区域的地缘关系结合起来,认为这是北方民族缘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因素形成的文化传统和审美偏好,而这一点,在过去仅仅是在研究六朝乐府这个产生在两个对立区域的民歌时才为大家所注意。褚先生还注重对中国古代文学所具有的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的阐述,指出中国古代神话和楚辞皆具有悲剧主题,汉赋作家的忧患感是在炎汉极盛时写出“劝百讽一”之作的根源。褚先生担任主编的《先秦文学史》,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的10册中国文学史系列著作的第一本,近40万字的篇幅,被认为是今天最具权威性、内容最全面完整的先秦文学史著作。该书结合考古资料,对先秦时代存有的中国古代典籍进行了清理,并对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