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吗?
二战后,在全世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保卫和平运动,世界和平理事会自此应运而生。年,在这届世界和平理事会上,评选出四位世界文化名人,中国的屈原便是其中之一。
为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屈原的出生地湖北宜昌可谓是大动作频发。先是在年宜昌市委明确提出: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推广地。接着举办各类屈原文化宣传论坛、屈原文化相关比赛,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宜昌成为“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的永久举办地,这一历史性的壮举与当地文化部门的努力密不可分,也与三峡大学的鼎力支持关系密切。
要知道,三峡大学参与承办首届“屈原文化研究国际论坛”。作为本次国际论坛活动之一的“屈子大讲堂”也是在三峡大学隆重举行。
追溯缘由,三峡大学自年合并伊始,确立了的校训为“求索”,便出自屈原的“路漫漫去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并且,三峡大学还以《求索赋》为校赋,以《求索》为校歌。足以可见,屈原文化对三峡大学文化标识的影响深远。
与此同时,三峡大学内更是富集了屈原文化,不管是求索报告厅、橘颂音乐厅、天问报告厅、求索溪、九章桥、天问桥、修远桥,还是《求索青年》、天问讲坛、滋兰讲坛、九歌合唱团、天问杯辩论赛、廉政文化研究所等,无一不将屈原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多年发展中,现如今的三峡大学已成为宜昌市屈原文化传播的高地。该校的文学与传媒学院开设了《楚辞研究》《楚辞导读》《屈原研究》《屈原作品精读》等专业课,以及以《橘颂》《国殇》等篇目讲授为主的全校人文素质选修课《诗曲成诵三人行》,让屈原文化走进课堂。
最值得一提的是,三峡大学还成立了屈原文化研究中心,通过层层选拔,9名教师加入宜昌市“楚辞讲师团”,大力弘扬屈原文化,助力宜昌高质量发展。
可以说,在传承与弘扬屈原文化的道路上,三峡大学可谓殚精竭虑,鼎力相助。城市滋养大学,大学回馈城市,两者相辅相成,共建美好宜昌,也让三峡大学朝着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这样的好大学,怎能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