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颇有愤世嫉俗意味的话出自屈原之口。
屈原,名平,字原,又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贵族,我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诗人。
他以“楚辞”名世,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后世树人先生将《史记》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既是对太史公的赞誉,更是对屈原文学地位的顶礼膜拜。
屈原之诗“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千余年后大才子苏东坡不得不感叹:“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
历史盖棺论定,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然而,屈原的初心其实是想做一个政治家。
可惜,他的政治抱负与社会现实扞格不入,前后两任楚王,襄王先是信任未几又疏远他,顷襄王则始终忌惮排斥他。
尽管屈原一直“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但现实是令人绝望的。
最终,在郢都被秦将白起攻破的那一年,屈原自投汨罗而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光流逝,躯壳易朽,而屈原的精神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