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历史长河中,端午节的故事传说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说说:
1.纪念屈原说。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2.纪念伍子胥说。相传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为了救国而投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划龙舟比赛和吃粽子等活动。
3.纪念孝女曹娥说。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曹娥的孝女。她的父亲被杀后,她为了寻找父亲的尸体而跳入水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就在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划龙舟比赛和吃粽子等活动。
4.纪念越王勾践说。相传春秋时期越国国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逃到了会稽山隐居。后来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成功复仇并统一了越国。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划龙舟比赛和吃粽子等活动。
总之,不管是上述哪种说法,都将端午节与我们的纪念活动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并守护传统文化习俗,过好生活每一天。在这里也祝大家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