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清陈曾寿
修到南屏数晚钟,
目成朝暮一雷锋。
纁黄深浅画难工。
千古苍凉天水碧,
一生缱绻夕阳红。
为谁粉碎到虚空。
1.修到:过程漫长,终有所得。作者历经清末、伪满、民国,平生坎坷曲折。晚年移居杭州,是谓修到。
2.南屏:即南屏山,山脚下有雷峰塔。
3.数晚钟:即听晚钟。著一数字,则作者内心之沉静、孤寂全出。数为三声,凭生无尽感慨。
4.目成:确认过眼神,是我要的人。出自屈原《九歌》: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作者此时心境,当与屈原作《九歌》时类似:忧国忧民,报国无门。
5.朝暮:从早到晚。因为目成,所以朝暮。因为朝暮,更显目成。
6.一雷锋:唯一的雷峰塔,作者目成的对象,唯一的寄托。
7.纁黄:浅红,深黄。深浅:层次分明,绚丽多变。画难工:无法画好。整句写黄昏晚霞下的雷峰塔之美,任何画家都难以画出其美好。前面说目成,这里说目成的原因。该阕由心内到心外,由听觉到视觉,层层递进。
8.千古苍凉:南屏山下雷峰塔,矗立西湖近千年,见证无数世事变迁。雷峰塔空自矗立天地间,仿佛报国无门、英雄迟暮的作者自己。
9.天水碧:天水一色碧如洗。南唐后主李煜,曾命工人染布,后工人夜间忘记收回所染之布,布为叶露侵染,其色殊胜,后主名之天水碧。上阕引用屈原目成,此处引用李煜天水碧,作者心中所感,呼之欲出。
10.一生缱绻:这辈子,对所效忠的朝代的感情,剪不断理还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1.夕阳红:日薄西山,谓人之老去。一不小心就老了。
12.为谁粉碎到虚空:该句为全词之眼。读到此处,知上阕均为美好回忆。作者写该词的时候,雷峰塔因为迷信众人盗取塔基砖石,最终导致倒掉,鲁迅先生就此事写下过《论雷峰塔的倒掉》。作者修到、目成,此时雷峰塔却倒掉了。结合到天水碧、夕阳红,作者的眷恋故国、忠恨缠绵、英雄迟暮等感慨,跃然而出。言虽有尽,但意无穷。所谓“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也。
13.全词先写实景,点出一个乱离人对静好生活的喜爱。下阕感慨世事变迁、英雄迟暮,唯一喜爱的雷峰塔却倒掉了。一句为谁粉碎到虚空,仿佛作者一生之问,问其生活的世界,更是问一生缱绻的自己。雷峰塔矗立千年,见证世事变迁,终会倒去;自己一生缱绻,忠心不曾改变,但无法改变朝代更迭。英雄迟暮,尘埃落定,寄情雷峰塔,雷峰塔却倒掉了。
所以啊,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指不定哪一天,啥子都没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