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降生,作为父母们,包括双方家人来说都是天大的喜事,出生后的孩子,被大人呵护有佳,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种,十分宝贝。关于孩子的取名,对于中国家长来说就更加重要了。名字,在中国人眼里被认为是孩子一生的映射,如果名字没起好的话,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于是家长们翻字典,查网站,问老人,只为孩子一个好名字。
其实,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起名字有很多启发。比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在那些诗词歌赋里,有很多美丽的辞藻可以作为孩子的名字,下面,小编整理了部分的诗句,希望对于还没给孩子起名的准父母们一些好的启示。
屈原《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顾夐《诉衷情》——“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范仲淹《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阿里西瑛《殿前欢》——懒云窝,醒时诗歌醉时歌。
宋玉《九辩》——“被荷裯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带”。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屈原《九章悲回风》——“翼遥遥其左右”。
苏轼《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唐寅《一剪梅》——“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柳永《临江仙》——“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幢拥下天下”。
屈原《离骚》——“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周邦彦《夜飞鹊》——“迢递路回清野”。
晏几道《临江仙》——“琵琶弦上说相思”。
屈原《楚辞卜居》——“字昂昂若千里之驹乎”。
欧阳修《蝶恋花》——“平林新月人归后”。
《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东方朔《七谏自悲》——“凌恒山其若陋兮,聊愉娱以忘忧”。
陈文述《夏日杂诗》——“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杜牧《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诗经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柳永《黄莺儿》——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疏缓节兮安歌”。
王维《纳凉》——“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
李白《江上吟》——“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西洲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采莲赋》——“泛柏舟而容与,歌采莲于江渚”。
《诗经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屈原《楚辞严忌》——雾露濛濛其晨降兮,云依斐而承宇。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园序》——“开琼莲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曹植《洛神赋》——“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屈原《远游》——“怀琬琰之华英”。
王维《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会闲闲”。
宋之问《江亭晚望》——“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
朱瞻基《夏景》——“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范仲淹《岳阳楼记》——“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洪应明《菜根谭》——“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诗经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南衡》陆云——“景秀蒙泛,颖逸扶桑”。
《天仙子》张先——“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诗经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
《文赋》路机——“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中华诗词中,不仅思想丰富,而且用词考究,典雅,作为给孩子们起名字的一种启发,真不失为一个好的渠道,也算是老祖先们为后代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