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九歌嬴政仰慕韩非已久,为何最后痛

历史上的韩非,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是儒家荀子的得意门生。除了文采斐然之外,他还是战国末期韩国君主韩王的儿子,身份无比尊贵。然而这样一个满腹经纶的贵公子居然是一个口吃,不知道若是给他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那根舌头,他能否游说六国,共同抗秦?历史上的韩非能不能做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动漫中不口吃的韩非失败了。嬴政的欣赏韩非在韩国虽然地位尊贵,但他的才华却没有得以施展。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存在,在强秦崛起之后,韩国更加的式微。他预见了韩国的未来,数次上谏,希望韩王能够效仿商鞅,变法强国,可韩王却一次次的置若罔闻。悲愤之下,他一口气写了《孤愤》《五蠹》《说难》等著作。这些著作流传甚广,当嬴政读了《孤愤》《五蠹》之后,对韩非大为赞赏,甚至发出了“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叹。这得是多倾慕韩非的才华?才能让一个君王说出这样的话?在《天行九歌》动漫中,嬴政更是以身犯险,隐藏身份来到韩国,只为看一下自己的偶像是否如心中所想一般。在那车马不便的年代,嬴政可以说是最早一批追星成功的典范了。霸道追星动漫中,嬴政追星已经是让人瞠目了,可是在历史上,嬴政追星之路更加霸道!在历史上,嬴政虽然非常喜爱《孤愤》和《五蠹》这两本书,但是他并不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还是李斯告诉他这是自己的同门师兄韩非所著。嬴政一听,立马下令出兵攻打韩国,只为了尽快见到韩非。你说说,这对韩国来说,不是无妄之灾吗?哪有追星这么追的?比“私生饭”什么的可怕多了好吧?那个时候,韩非在韩国并不受重视,一听说嬴政的目的是韩非,韩王立刻把亲儿子推了出去,让韩非出使秦国议和。谁知,这一去竟是永别。既然欣赏,为何痛下杀手?秦王欣赏韩非人尽皆知,韩非死于秦王之手亦是人尽皆知。秦王既然舍得为韩非出兵韩国,为何在得到韩非之后,又直接扼杀英才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嬴政志在天下,出兵伐韩,韩非只是借口。在宏图霸业面前,追星什么的,只是业余的消遣罢了。韩非要是听话就留着,不听话就斩了,就这么简单。因为李斯和姚贾的谗言陷害,蒙蔽了嬴政的视听,一时冲动,毒杀了韩非。欣赏为假,实则扼杀韩国有生力量。韩非之才,有目共睹,这样的人如果在韩国受到了重用,那无疑是韩国的商鞅。万一有一天韩王想通了,采用了韩非的谏言,那么大秦一统天下的棋局要下到什么时候。李斯毒杀韩非的可能性有多大?有人说,韩非是死在李斯的嫉妒之下,但是在《天行九歌》和《秦时明月》中,韩非之死虽然有着重重迷雾,不过有一点却可以确认,那就是韩非死于阴阳家的六魂恐咒。要知道阴阳家可是效力于嬴政的,除了嬴政的旨意,想要得到阴阳家的六魂恐咒,难上加难。若真是李斯嫉妒韩非,想要毒杀韩非,那么如果没有嬴政的授意,他哪来的六魂恐咒呢?另外,在韩国时,卫庄与韩非相交莫逆。而在韩非死后,卫庄居然与李斯达成协议,共同针对墨家。倘若韩非真的死在李斯手下,卫庄这么做明显不合常理。所以我认为,在动漫中,李斯毒杀韩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韩非之死的真正原因在我看来,韩非是死在嬴政的手上的,李斯只是他的替罪羔羊罢了。在《天行九歌》中,嬴政与韩非的第一次见面,就是一场智力的角逐,他亲眼看见了韩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费一兵一卒拨乱反正的手腕。此人若能为自己所用,便是神兵利刃,但若是不能,则是祸根。于是嬴政曾数次对韩非示好,想要笼络韩非。他知道韩非怀才不遇的境况,于是问韩非是否是家国不容。这句话其实非常有深意,你的国不容你,那你就来我的国吧!对此,韩非也回了一句相似的话,暗讽秦国吕不韦干政,内政混乱。至此,嬴政已经知道韩非绝不会为自己所用。得不到就毁掉,于是嬴政假借仰慕韩非才华之名兴兵伐韩,又使韩非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被杀,之后又怕被人诟病嫉贤妒能所以伪装成被谗言蒙蔽,在韩非被杀之后惺惺作态的下达了赦免令。结语站在权力的巅峰,必定心思深沉。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不是没有道理。千古一帝的深沉心机,让人畏惧,李斯在他身边伴君如伴虎。想必正是见识到了嬴政的狠辣,所以李斯才会伙同赵高,篡改嬴政的遗诏,废扶苏,立胡亥。因为扶苏和嬴政太像了!他不想再辅佐另一个“嬴政”。以上就是本次内容啦,期待与你的下一次相遇哦!看更多国漫资讯,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