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专家 http://www.pfzhiliao.com/在我国古代的民俗文化之中,由于历史久远,许多传说常常出现在不同古籍中出入很大,导致即使到如今争议都非常之大,今天就与大家聊聊长江之神中的“湘君和湘夫人“,到底是不是娥皇和女英呢?湘君、湘夫人见于屈原《九歌》,但后世对这二位的身份始终聚讼不已。《山海经》中说是“帝之二女”,也就是天帝的两个女儿,后来由此说而变为尧的两个女儿,也就是舜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因为大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奔赴哭之,也死于江湘之间,于是就成了湘水之神,称为湘君、湘夫人。但有人不那么看,说堂堂帝妃,怎么能做小水之神呢,四渎与三公同级,而湘水连四渎算不上,这不太降低身份了么?所以湘君就是湘水之神,而湘夫人就是湘君的太太,与二妃毫无关系。后面的说法基本上为儒者所坚持,他们的标准是“礼”,而老百姓没有那么多讲究,他们敬仰大舜,喜欢娥皇、女英对爱情的忠挚,愿意用自己家乡的山川来纪念他们,所以也不管什么大儒的权威,依旧把娥皇、女英当作湘水之神来奉祀。但这里面还有一个公案,就是东晋郭璞注的《山海经》中说:“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说这“二女”就是西汉刘向《列仙传》中说的那个“江妃二女”。这就又与娥皇、女英无关了。但因为(列仙传》的故事很不错,是个难得的讽刺小品,还是值得在此一提。故事说一个叫郑交甫的,游览于汉江,见二女子,生得很美,穿着也很华丽,佩一明珠,大如鸡卵。这郑交甫是个极没趣的人,面对秀色,眼睛却只盯着那大珠子。而且此人面皮极厚,涎皮赖脸,居然向人家要那明珠。二女微微一笑,便把佩珠解下来给了他。郑交甫把明珠揣到怀里,回头便走,乐颠颠地走了十几步,伸手到怀里一摸,那明珠不见了。他再一回头,两个女子也没了踪影。《聊斋志异》中有《沂水秀才》一则,立意与此相类,那秀才与郑交甫是一号人物,但所遇是两个狐仙,并没有江汉二女那么有涵养,所以给了秀才一句“俗不可耐”。蒲翁评道:“丽人在座,投以芳泽,置不顾,而金是取,是乞儿相也,尚可耐哉。”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那么大家看完之后觉得长江之神中的“湘君和湘夫人“,到底是不是娥皇和女英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