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在楚地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九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整整11天,不急不慢地抄完屈原《九歌》的11篇,回头一看真不少字,励志。()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礼魂》
《礼魂》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东皇太一》
屈原的九歌一定是受到蝈蝈那悦耳的振翅声启发,要不怎能如此悦耳呢。
《东皇太一》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
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
——《山鬼》
《山鬼》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云中君》
《云中君》
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驾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少司命》
《少司命》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河伯》
《河伯》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踰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⑻;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大司命》
《大司命》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女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湘君》
《湘君》
《湘君》乙未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緪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东君》
《东君》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国殇》
《国殇》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女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湘夫人》
《湘夫人》
广州龙船景
广州市的近郊不少村落依然保留这个乡土味十足的龙舟节目——“龙船景”(龙舟表演或别村龙船来串门的情景)。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五是”龙船景”最为集中的时候,各村的龙舟会不停地串门和探亲访友,具体时间则由各“老表”、“兄弟”(各村龙船会之间的称呼)商定,这是庆祝丰收的一种形式。
首先是“招景”,就是主办村在端午节向兄弟村、友好村发出邀请。受邀村每年在固定日子划龙舟来应景,并由主办村提供食宿。招景主要分为迎龙、敬神、吃龙船饭和回龙4步。
“迎龙”首先是本村的“老龙王”(本村老资格的龙舟)出动迎宾。“老龙王”出动迎宾是对外村龙舟的最高礼遇,准备工作也要忙一番。在前一天夜里涌水涨时,村民顺着船架把龙船推入水中。早上天一亮,村民到田里取两束禾苗放在龙船头和龙船尾,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然后村民敲锣打鼓从北帝庙请出龙头、龙尾、罗伞和神斗插上龙船,圣水兜里要装满“圣水”,待长者用龙眼树叶蘸水洒在龙船划手身上,划手才能上船。上船也很有讲究,划手必须赤脚,不能穿拖鞋(穿拖鞋犯了拖泥带水的忌讳)会被老人家赶下船。有些村落会出动7~8条龙船迎亲朋。“迎龙”当日万人空巷,岸上人头涌动。龙船未到,鼓声先闻。人们见到龙船进村,岸上便放鞭炮迎客。龙船上的人和岸上的村民相互挥手和作揖致意,犹如家人团聚。这时主办方把一匹布、一封利市和一包龙船饼绑在青竹上,竹尾用红绳扎上一束龙眼树叶。老表的龙船到了,岸上主持人大声招呼表兄,并把青竹的一端递向河中。表兄也大声答谢表弟,船上的人把鞭炮点燃,老表们争着侧身上前捞竹竿,并把竹竿上的礼物绑到龙船支架上,这个仪式叫做“送标”,船上老表接受礼物叫“捞标”。经过“送标”和“捞标”后,来访龙船来回游弋3个来回后,主办方便盛情邀请老表上岸吃龙船饼,喝凉茶,然后一起吃龙船饭。在村民眼中,龙船更像他们的长辈,亲切而值得尊敬,所以上船必定赤脚。船与船之间则讲究辈分长幼,这点在“迎龙”时特别明显。村里会根据与兄弟村的关系采取隆重程度不同的礼节。对于辈分高的龙船,村里会派出“龙标”(小龙船,村民们称它为“龙船之子”)到闸口迎接。“龙标”除了迎接任务,有时还负责承载赠予对方的礼物。
有些村一次“招景”龙舟多达60~70条,摆设多围宴席的龙舟饭,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等到兄弟村的龙船到齐了,吃过龙船饭后本村的龙船就出动,和兄弟村的龙船一起在河面上嬉戏,其间鼓声锣声不断,几十条龙船在来回游弋。但他们并非在瞎热闹,每条龙船都谨守“3个来回”的传统规则。所谓嬉戏,是考验村民划船技术——边蹬边划,令这条60~80人的龙船在平静的河道上无风也能起浪,以营造游龙出海的动态。按村民的说法,游弋3个来回以及无风起浪的传统都有“风生水起”的美好寓意。会不会有人站不稳掉下水?哪个村的龙船蹬得好划得好看?都是岸上观众的兴奋看点。
龙船游弋完毕,等到下午时分潮水也开始退潮了,兄弟村的龙船才开始离开,叫“回龙”。来访龙船作别主办村,也至少要划3个来回才会离去。“回龙”这礼节既表达了有来有往的意头,也表达了对东道主盛情款待的谢意。
一些历史悠久和文化底蕴深厚的村落还有一些今天已鲜为人知的龙舟习俗,如参加“龙船景”互访的龙舟,要在出访前一连几天进行“投船面。”所谓“投船面”就是把龙舟上旗手的位子拍卖出去。龙舟上共有桨手、舵手、鼓手、神斗和旗手5类,只有旗手需要村民投标,因为旗手是龙舟上很风光的“岗位”,一条龙舟上有5个罗架,架子上插上5个罗伞,代表的意头是“九五至尊”。在罗架下摇旗的人最为显贵,竞价很高,而其他的“岗位”如划船的桨手和击鼓的鼓手是体力活,神斗是敬神烧香的,必须是长者才能出任。船头船尾掌舵的艄公由驾船经验丰富的村民担任,通过竞争上岗——“投船面”募来的钱则用于来买鞭炮。
广州的龙船景基本保持了传统的形式和制式,估计古代就是这样的,有一年回广州拍下了楼下关帝庙前晓港新村的龙舟,按照原样人物动态画了下来,这张画其实类似梁思成的古代建筑图样,仅仅是个记录。
千年在景德镇只做了这个大荷花缸,让青花师傅把这张画原样画上去,烧出来相当不错
图
薛继业文
屈原编辑
房洪民
端午安康~
薛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