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九歌 >> 九歌版本 >> 语文经典真题演练

语文经典真题演练

距年专升本考试报名仅余

37

01

真题练习

1.成语“缘木求鱼”出自下列选项中的()

A.《季氏将伐颛臾》

B.《郑伯克段于鄢》

B.《前赤壁赋》

D.《齐桓晋文之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D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成语出处。

“缘木求鱼”字面解读为爬到没有鱼的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

《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想要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通过武力得天下,孟子以缘木求鱼、邹与楚战说明齐宣王武力得天下的不现实和危害:“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译文:“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因此答案是D。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正确的是()

A.是以君子远庖厨远:远离

B.却客以业诸侯却:拒绝

C.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启:启发

D.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摇:摇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C

考查的是考纲范围内文言文知识中的实词释义。本题可以通过实词释义八法之语境推断法、语法特点推断法解题。

“是以君子远庖厨”中主语是“君子”,“远”形容词,“庖厨”名词。可知“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译为远离。A释义正确。

“却客以业诸侯”中“客”是名词,作宾语。可知“却”应为谓语动词,“却”译为“拒绝”,符合语法特点及句意,B释义正确。

“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出自必背篇目《郑伯克段于鄢》,文章讲述的是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夺国君的事。他们的母亲姜氏(夫人)在共叔段袭击郑庄公时,想要打开城门以迎共叔段。结合原文语境“夫人将启之”中的“之”指的是城门,故“启”应译为开启。C释义错误。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中“其”为代词,“本”是名词。可知“摇”应为谓语动词,“摇”译为“摇动”符合语法特点及句意,D释义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因此答案是C。

3.下列古代的历史名言中不属于先秦时期作品的是()

A.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B.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B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名句出处及作品年代。题干要求选不属于先秦时期作品,B句作者刘基是明代人,因此答案是B。

补充知识

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周语》记载,周朝第十代国君周厉王对百姓实行苛政,召公劝谏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段话的意思是: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止百姓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后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明代刘基在《卖柑者言》中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令人敬畏、显赫的值得人们效仿?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心破败得像破棉絮呢?刘基借卖柑者之口揭示当时盗贼蜂起、官吏贪污、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讽刺那些冠冕堂皇、声威显赫的达官贵人们本质上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的人物,从而有利抨击了元末统治者及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还有社会当下的黑暗,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后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外表很华美,而里面一团糟。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百姓境遇非常悲惨。孟子同情百姓,反对掠夺性战争,主张君主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以“王道”和“仁政”治国,进而统一天下。孟子及其弟子在《孟子·告子下》中阐释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道理。忧患可以使人发奋,安乐可以松懈斗志;逆境中求生,顺境中灭亡。在《孟子·公孙丑下》中论证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道义,必定会陷入孤立。

4.下列诗句中,不属于陶渊明作品中的句子是()

A.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D.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D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作家作品。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描摹了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决心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陶醉在自然界中,乃至步入“得意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出自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诗人以即将消逝却无人欣赏的兰若自比,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本题为选非题,因此答案是D。

5.下列成语不属于苏轼《赤壁赋》中的是()

A.祸起萧墙

B.正襟危坐

C.杯盘狼藉

D.遗世独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A

考查的是考纲范围内文学常识中的成语出处。

正襟危坐、杯盘狼藉、遗世独立均出自于苏轼的《赤壁赋》。

《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以“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批评弟子冉有、子路没有尽到家臣的职责。后来这句话演变为成语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祸乱;也比喻身边的人带来灾祸。

本题为选非题,因此答案是A。

6.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是()

A.不如早为之所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惠王用张仪之计

D.月出于东山之上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A

考查的是文言文知识中的“之”的用法辨析,此类题型我们通过“之”与相邻语言单位的组成情况及在句中的语法作用来解题。

BCD项“垂天”“张仪”“东山”均为定语,修饰名词“云”“计”“上”,“之”作助词。题干要求选不同,因此答案是A。

“不如早为之所”中“为”是动词,“之”作代词,代共叔段。

7.[单选题]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宋词的是()

A.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C.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D.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D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作品年代、作品体裁。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词所配的音乐叫宴乐,在隋唐时主要用于娱乐和宴会的演奏。以晚唐词人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词句;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里用“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表达对亡夫的思念。而“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是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的词句。

本题为选非题,因此答案是D。

8.[单选题]下列成语的构造与其他三个不相同的是()

A.声东击西

B.抱残守缺

C.指桑骂槐

D.风声鹤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D

考查的是语言知识中的成语结构。

声东击西、抱残守缺、指桑骂槐、风声鹤唳中“声东”和“击西”、“抱残”和“守缺”、“指桑”和“骂槐”、“风声”和“鹤唳”都是并列关系,可知ABCD均为联合短语。动词“声”和“击”分别修饰名词“东”“西”,动词“抱”和“守”分别修饰名词“残”“缺”,动词“指”和“骂”分别修饰名词“桑”“槐”,可知声东击西、抱残守缺、指桑骂槐为动宾式联合短语。风声鹤唳中“风”和“鹤”分别修饰名词性中心语“声”和“唳”,风声鹤唳是定中式联合短语。

题干要求选不同,因此答案是D。

9.[单选题]曹操《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其中“周公”指的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公旦

D.周公瑾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C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典故出处。

周公,姬姓,名旦。西周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记载周公告诫儿子伯禽:“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后用周公吐哺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礼贤下士,求才心切。

10.[单选题]下列关于文学史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言律诗《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B.《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C.关汉卿的小令《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D.陆游的《关山月》表现了作者对朝廷奉行的投降政策的不满。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答案与解析:C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作家作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以枯藤、老树等多种意象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本题为选非题,因此答案是C。

1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初唐四杰”包括的诗人是()

A.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B.陈子昂王勃卢照邻骆宾王

C.王绩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D.王勃杨炯卢思道骆宾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A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作家并称。

初唐四杰指的是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之所以称他们四人为“初唐四杰”,是因为他们一改以绮错婉媚为本的梁陈宫掖诗风,主张“刚健”“骨气”的雄健文风,初步扭转了初唐时期的文学风气。诗歌多从宫廷转向人生,题材广泛,风格清俊,对唐代诗歌的繁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因此答案是A。

12.[单选题]下列关于明清小说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最成熟的讽刺小说。

B.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短篇小说。

C.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

D.冯梦龙的“三言”包括《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B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作家作品、作品体裁。

《聊斋志异》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全书共有近篇短篇小说。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本题为选非题,因此答案是B。

13.[单选题]下列古代文学家中,不属于“唐宋散文八大家”的是()

A.柳宗元

B.苏辙

C.王安石

D.欧阳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D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作家并称。

“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欧阳询是唐朝大臣、著名书法家。本题为选非题,因此答案是D。

14.[单选题]下列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属于屈原辞赋作品的是()

A.《橘颂》

B.《别赋》

C.《天问》

D.《离骚》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B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作家作品、作品体裁。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橘颂》是《九歌》中的一篇。

《别赋》是南朝文学家江淹创作的一篇抒情小赋。本题为选非题,因此答案是B。

15.[单选题]以下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诗的抒情方式包括间接抒情和直抒胸臆。

B.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鸟”是该诗著名的象征形象之一。

D.这首诗选自诗集《向太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D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作品出处。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践踏中国大地的时代背景下写的。诗人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鸟儿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这首诗选自诗集《北方》。本题为选非题,因此答案是D。

16.[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是()

A.欧·亨利

B.契柯夫

C.托尔斯泰

D.莫泊桑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C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作家并称。

国内默认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分别是欧·亨利、契诃夫、莫泊桑。

欧·亨利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契诃夫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的早期合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

本题为选非题,因此答案是C。

17.[单选题]下列文学史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戏剧文学大师。

B.戴望舒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

C.《雷雨》是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

D.中国现当代诗人艾青是浙江金华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B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作家作品、作家年代等。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故B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因此答案是B。

18.[单选题]下列中国现代作家中,被称为”民族魂”的是()

A.茅盾

B.巴金

C.鲁迅

D.郭沫若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C

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中的作家别称。

鲁迅,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他的读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鲁迅同时又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创造了“内外两面,都和世界的时代思潮合流,而又并未梏亡中国的民族性”,并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的“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文学。他与同时期的世界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一样,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