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断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前)正月十四日,他以上古帝颛顼氏为先祖,属楚国公族,他曾任楚怀王左徒。屈原是一个很有 治头脑的人,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他也是寂寞的诗人,代表作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屈原对内主张举贤任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深得楚怀王的信任,成为楚怀王身边的红人,可谓人红是非多,遭上官大夫靳尚妒忌,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在那以后,怀王便疏远屈原,屈原遭到了怀王的冷落。多次谏请怀王杀了张仪,又劝谏怀王不要与秦王和秦国有交际,但怀王却视而不见。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帝王仍听信小人谗言,将屈原放逐,最终屈原选择投汩罗,以死明志。
屈原的寂寞,在于自己有着满腔的热血,一身的才能却无处施展。他孤傲,执着,不断完美自己,修炼自己,有着“美 ”的崇高理想,可却遇不到一个识千里马的人,多次进谏忠言,却遭遇君王冷落。在《离骚》中,他表明了自己对祖国的眷恋和对百姓的关怀,同时也抒发了自己遭到不公平的哀怨,让人为之同情与敬佩。
屈原是寂寞的,在权贵的排挤下,在世人的不解中,独自苦苦寻觅;但他却在寂寞中坚守着高洁忠贞的灵 ,为世人皆醉的社会点亮了一盏上下求索的灯。屈原的寂寞,在于身处官场,却没有一个人能像他一样思想高洁,胸怀治国安邦,心系天下百姓的大志。在《离骚》中,他写到“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达人各有各的乐趣,而屈原却坚持修身,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坚持做他自己。
屈原的寂寞,是对孤独与寂寞的坚守,他的高尚超脱了历史,他的悲剧亦是那个时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