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合悦读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它在短短八年的办学过程中,创造出史无前例的非凡成就。
你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是西南联大呢,这些传奇背后有什么秘密吗?
其实,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那就是西南联大具有一种开放、包容的精神,为师生创造出一种学术自由、百家争鸣的浓厚氛围。
课程设置方面,西南联大能容纳不同的学术观点,允许不同的教学思路。
据说,有一年,北大教授罗庸开设了一门唐诗课,很受欢迎;第二年,清华大学中文系的闻一多也开了一门唐诗课,也很受欢迎。
可问题是:同样讲唐诗,罗庸和闻一多的观点却不一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互矛盾。
这样的讲法,学生听谁的呢?
西南联大的做法体现了理解、大气、包容的气度:对闻一多和罗庸的讲课不干涉,允许他们在课堂上自由地发挥、阐述自己的观点,至于谁对谁错,让学生自己去判断。
这充分体现出西南联大在学术上的一种豁达开朗的包容精神。
近日,我关闭手机,心无旁骛,修心养性,每天阅读《西南联大通识课》典藏纪念版系列丛书。
我今天阅读的是《西南联大诗词课》。
《西南联大诗词课》是西南联大系列课程中的一门诗词课,书中收录了游国恩、浦江清、闻一多、朱自清、萧涤非、罗庸六位先生关于诗词的讲义、演讲和文章。
他们的讲解的内容,涵盖古代重要的诗人、词人和作品,并按照时间顺序分析了诗词产生的根由和发展的脉络。
大师们通过对诗词的形成、发展以及诗词内容的讲解来展现西南联大包容、重基础的通识教育,同时展现西南联大卓越的学术风采,以及各位先生新颖、全面、前瞻性的学术成果。
有人说,诗词是最凝练的语言之一,同时也是最难驾驶的语言艺术形式,好诗词是语言艺术中最美丽的花朵。
当我深入其中,方知诗词真是奥妙无穷,正如作家马伯庸所感叹的那样,解得诗中真滋味,才知方寸别洞天。
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大师面对面,亲身聆听他们循循善诱的教诲。
好的诗词究竟好在哪里?我们看西南联大的大师们怎么说?
游国恩先生,是著名楚辞研究专家,对中国古代文学有很高的造诣,是现代楚辞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品有《楚辞概论》等。
本书开篇,就是游国恩先生讲述的《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篇。
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诗篇;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这些诗歌的年代大致出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
这些诗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当时的婚丧嫁娶等,同时也揭露了统治阶级奴役剥削人民的现状,表达了人民的愤慨之情。
《诗经》中耳熟能详的诗句脱口就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日不见如三秋”
这些如诗如歌的语言,直到今天还活在普通老百姓的口中,永志不忘。
我最喜欢的是闻一多先生谈屈原,他把屈原称之为“人民的诗人”,这是多么崇高的赞誉。
端午是一个人民的节日,屈原与端午结合,足以证明屈原是与人民永远结合着的。
屈原的身份地位和他的作品《离骚》使他与楚国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他的言行与人民相配合,成为人民热爱与崇敬的伟大的诗人。
同时,它也是一位政治家和爱国者,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其作品主要收录在《楚辞》中,这是中国第一部抒情诗集。
下面是屈原的一些著名诗句:
1.《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2.《九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东皇太一》)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湘君》)
3.《天问》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天问》)
-吾问天地何极?焉有万物之母?(《天问》)
-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山鬼》)
这些诗句反映了屈原的爱国情怀、对民生的关切以及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西南联大诗词课》所选的文章,在内容侧重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大不同,这是各位先生在教学和写作风格上各有特点之故。
这不仅体现出先生们各自的特点,也更体现出西南联大在学术上的自由奔放,以及教学上的“百花齐放”。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先生们对于学问的执著,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以及对教育的坚持与热爱,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先生们发自肺腑的人文情怀。
虽然时代已经远去,但大师们的精神和宝贵的文化财富却留存下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古代的诗词,这本《西南联大诗词课》一定不要错过,它会让你收获颇丰。
-END-
作者简介:我是
百合悦读,自由撰稿人,多平台原创作者,感谢阅读!欢迎点赞